郑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每天9:00—21:00(20:30停止入园,21:00闭园)。
郑州园博园:2月8日起,9:00—21:00(20:45停止入园),灯展内容是十二生肖灯组、时空隧道、长达400米的中国龙、萤火虫步道。悬挂的各式灯笼及新春灯组打卡点扮靓了景区的街头巷尾。夜幕降临时,传统非遗“打铁花”经典回归, 再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浪漫场景。
园博园里过大年,传统民俗赏不完! 张灯结彩的新春氛围,锣鼓喧天的传统演绎,烟火十足的年味市集,将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能感受浓浓年味儿。
除此之外,郑州园博园以各展园独特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为背景,推出戏法、皮影戏、摔碗酒、实景剧、马头琴和琵琶弹奏等 多彩民俗表演,陪伴游客。
郑州园博园灯展时间:9:00-21:00(20:45停止入园)
灯展内容是十二生肖灯组、时空隧道、长达400米的中国龙、萤火虫步道,还有铁树开花表演。
现在回想起家乡最有趣的传统风俗习惯,当属小时候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全村上下牵着牲畜去参加“出行”的活动。
也不知道这一风俗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的记忆当中,应该是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就成了全村上下过年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期盼的一件“大喜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兄弟几个就可以穿上妈妈给准备的,早就心仪已久“的确良”的新衣服。那甭提多么的神气!每个人都觉得,这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
我们穿好新衣服,下面重要的事情也就开始了。兄弟几个拿出毛刷,把家里的一匹黑马和一头毛驴牵到院内,从头到脚,认认真真给它们刷毛直到干干净净。一看毛色锃亮,才肯罢手。让父亲检查认可以后,把红色的绸丝带,系在它们脖子的鬃毛和尾巴上面。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大过年的还要给牲畜如此劳师动众,打扮一番?我的结论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是我们家分配到手的唯一财产。某种程度来看,有时候我觉得它们在家里的地位,甚至比我们哥几个还高。平日母亲对它们的操心呵护,也是做到了无微不至。
这一天全村老小都穿上新做的衣服,手里牵着打扮漂亮的自家牲畜,向村子某个宽广的场地***。大伙都是又说又笑,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孩子们把各自的新衣服,做为向其他小孩炫耀的对象。等到全村人畜聚集齐全,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也就开始了。
每年的祭祀活动,铁定的都是有全村德高望重的九太爷主持举行。说起九太爷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听父亲说他是我们当地有名的秀才。记忆当中应该八十有余,身材魁梧,一大把的胡须略显几分威武。
在广场中央摆放好祭祀用的糖果、花生、馒头,人们各自牵着自家牲畜,远远的围绕祭台中心站成一圈。开始有人把一大堆柴火点燃,九太爷跪拜在祭台前面,嘴里念念有词。具体说些什么也不太清楚,我只记得两句是“狼来封口,贼来迷路”。现在回想,大概就是期盼风调雨顺,全村百姓平安幸福之类的意思。对我们小孩来说,根本就不关心他说了些什么。我们只盼望着老太爷赶快读完祭文,就可以享受到被抛洒向西面八方的糖果。九太爷总会把美味的糖果,抛洒向我们小孩子众多的地方。然后有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和***,从不同方位点燃。在火炮的轰隆声中,各家将手中所牵牲畜放行,任它们自由奔向西面八方。
人们开始相互问好,说说笑笑。小孩子们组团去挨家挨户磕头拜年,直到把各家的糖果塞满衣兜,才高高兴兴结束了这一天的活动行程。
长大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原先的小村已经败落。加之国家退耕还林山村搬迁的政策,昔日的村落已经不复存在。也只有在梦中,偶尔还能回想起九太爷宣读祭文,小朋友们争抢糖果的场景,还有那牵马“出行”的少年!
谢谢邀请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独特的传统风俗习惯 ,当然,我的家乡也有 ,下面我就来说一个最有趣的家乡传统风俗习惯 。
在东北黑龙江每逢农历正月十五 ,人们要到冰天雪地的户外去滚冰(俗称骨碌冰)。
正月十五红灯挂 ,张灯结彩庆元宵 。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
这天一家人结伴到宽阔的滑冰场去骨碌冰。还有的去结了冰的小溪,如果找不到有冰的地方,就只能去宽阔的雪地里骨碌骨碌了,去年我就带着孩子去的雪地骨碌的。
有一句民间谚语说道:“正月十五骨碌冰,一年到头腰不疼” 。不管是否真的会腰不疼,但这足以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祈求 。一些年长的人还认为骨碌冰会将以往的灾难和霉运一起粘在冰雪上,等待春天冰雪融化后统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