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重如山的故事典故,恩重如山的故事典故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推荐 2024-06-10 11 0

指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成语?

“大恩不言谢”是俗语,但其产生也算不得奇葩,是很自然的。

有恩必报本来就是很传统的价值观。如《说苑》云:

“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

恩重如山的故事典故,恩重如山的故事典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格言联璧》云: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那么怎么报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为别人有恩于你之时,必是救你与困境。所以报恩之时不能以当初的量来报还,而应涌泉相报。你快饿死了,别人给你一碗饭吃,等你能报恩时,你不能只还人家一碗饭吧。

恩重如山的故事典故,恩重如山的故事典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恩怎么办呢。恩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你报不了,那还怎么言谢呢?一切的语言都显得苍白和矫情。你就只能以命来报了。所以当一个人说“大恩不言谢”的时候,那是他的承诺,是他所能做到最大的报还了。他的意思是说:这条命随时报还给你,若有什么赴汤蹈火之事,他随时拿命来还。这跟女子不得不用“以身相许”来报恩是一个道理。

到这个地步就很危险了,恩情大到人家只能拿命来还。可是人家不想死怎么办?那么这个天大的恩情就成了他的负担,恩人也就便成了仇人。他只有把恩人杀掉才能免于拿命报恩。《唐国史补》就说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其原文是这样的:

或说天下未有兵甲时,常多刺客。李汧公勉为开封尉,鞠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偿缣千匹可乎?”曰:“末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杀之。”故囚心动。其僮哀勉,密告之。勉衩衣乘马而逸。比夜半,行百余里,至津店。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因话言。言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我几误杀长者。”乃去。未明,示故囚夫妇二首,以示勉。

恩重如山的故事典故,恩重如山的故事典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这个故事被冯梦龙编到了《醒世恒言》里。里面夫妻二人的对话是这样的

一个恩重如山,一个相爱至深,你该如何选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恩重如山,倘若那个人真爱我就不应该伤他,即使他有错那也应该问清缘由,在原则和……之上以示效尤,而非伤他……因为你在伤他一分的基础上相当于伤我十倍,也许不用等到你赢的那一天,你早已悄悄失去了我!因为他若真视我为女待我如儿,他明知你我的情投意合,除了会考验你之外还会不断测试你,是否能如他一般护我周全。

三国里身操心汗的人?

关羽。这个词应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当初和刘备走散误以为刘备已经死了,于是投奔了曹操,曹操对关羽可谓是恩重如山爱惜如命啊,可是关羽仍然一心想着刘备的下落为此茶不思饭不想,故而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这个词就是形容关羽的。

《三国演义》中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而且此语也并非指徐庶,而是说关羽。关羽与刘备失散后,不得已降了曹操。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因而后人称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民间流传的俗语,在戏剧曲艺中能听到。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也常用来比喻人在敌对双方的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徐庶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曾做过刘备的军师。后因曹操***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而回家与母亲相聚。临行前,徐庶曾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后来便有了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表示始终保持沉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