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玄武门之变,历来就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不外乎就是李世民究竟是被迫出手还是蓄谋已久?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既有被迫,也有蓄谋。
不过,他击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斩下他们的首级,这事就绝非是因为被逼无奈,而是他有意为之。
李渊起兵称帝之后,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就立李建成为太子了,这是礼制。
李世民虽然很有能力,又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打下了唐朝的大半江山,但却吃了不是嫡长子的亏。
李世民虽然也是嫡子,也有成为太子的资格,但是依照礼制的话,他想要成为太子,就必须得让李建成犯了大错而被废,或者直接身故。
李世民能不能不和李建成争呢?不能。
抛开他自己的野心不说,他的手下能容许他当一个逍遥的闲散王爷?显然不能,他们之所以陪着李世民出生入死说到底就是为了将来的封侯拜相。
如吕梁对肖钢玉所说:“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李世民登基后对史官记录玄武门之变的反应
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李世民既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要干预史官的如实记录?只怕是心中有愧吧!
玄武门事变前
“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幕府。节选自新唐书·杜如晦列传
玄武门事变中
玄武门事变后
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自己退位,父子关系决裂。李世民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能力,开创了“贞观之治”。
皇室的斗争残酷的,稍有不慎便会有杀身之祸。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谁不动心?更何况自己还有夺取的实力!与其说是被逼无奈,不如说是为了皇权,不念骨肉之情,兄弟之谊,自相残杀。当然,你可能会说皇权面前没有亲情,只有对权力的渴望。
就像清朝康熙末年“九子夺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被逼成分,主要还是因为对皇位的渴望!
玄武门之变,是指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通过***,李世民成功立为皇太子,并在不久即位,是为唐太宗!
司马光《资治通鉴》载:“......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后宫,且曰:“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上省之,愕然,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庚申,世民帅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乃俱入,趣玄武门。上时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等,欲按其事。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出宣敕,众然后定。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癸亥,立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其时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地步!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次子李世民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册封敦煌郡公。善于用兵,屡建功勋。攻破长安后,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右武候大将军,册封秦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册封秦王。设立文学馆,笼络人才。长子李建成也立下汗马功劳:平辽山,平霍邑,克长安,招抚平定安陆,荆襄,封太子,而后平河北刘黑闼叛乱。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李建成曾经下毒谋害李世民。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
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余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最终导致这场流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