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龙一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用于描述两个人虽然同时起步或处于相似的环境,但后来的发展却有天壤之别,差距极大。这里的“龙”和“猪”分别代表了高贵和低贱、优秀和拙劣,强调了两者之间的悬殊差异。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韩愈的《符读书城南》诗,诗中写道:“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这段诗描述了两个孩子小时候都很聪明,一起玩耍时没有什么区别,但长大后却一个成为了龙(比喻杰出的人才),一个却变成了猪(比喻平庸无能的人)。
在现代汉语中,“一龙一猪”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在能力、成就或品性方面的巨大差异。它提醒人们,即使起点相同,不同的人也会因为各种因素(如努力程度、天赋、机遇等)而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才能和机遇,努力成为那条“龙”,而不是满足于平庸,成为那只“猪”。
一龙一猪
[ yī lóng yī zhū ]
释义
[ yī lóng yī zhū ]
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详细释义
一龙一猪 [yī lóng yī zhū]
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一龙一猪
出处
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出自】: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一猪一笼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同时受到两个或多个人的攻击或威胁,处境十分危险。这个成语来源于“一龙一猪”,比喻同时出现两个或多个凶猛的动物,比喻同样强大的人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