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隋炀帝杨广,人们第一反应定然是荒淫无道。尽管他命人修建的京杭大运河给后世带来福祉,但是这却使当时的百万壮丁无辜丧命。此外由他引发的三次东征高句丽更使百姓苦不堪言。对于这次东征,人们一直有个疑惑:隋朝作为当时中原地区的霸主,其兵力是高句丽的十倍,为何还会战败?
其实古今中外以少胜多的战役并非难得,例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巨鹿之战等,所以隋朝东征失败也不足为怪。一场战役的胜负是敌对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的说,隋朝三败高句丽既因为隋朝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又源自高句丽没有看起来那么弱小。
隋朝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实际上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对内它不但要镇压那些在暴政剥削下反抗的百姓,还要应对北周宇文一族与朝中军阀势力相互勾结、密谋***。事实上,第二次征伐高句丽时隋军原本已攻破辽阳,但由于国内以杨玄感为首的反叛势力起事,隋军被迫撤退。但在归途中竟被高句丽多次阻击和伏击,损失惨重。
而对外它除了要直面高句丽,还要解决周边隐隐作乱的其他***。在东征高句丽期间,游牧民族和靺鞨、夫余等少数民族***的经常会拦截隋军的后勤。甚至在隋军败退途中,这些***也会趁火打劫。而且隋炀帝在东征前接连开凿大运河及下扬州“巡视”,国力耗费甚巨,而为了体现隋朝的富有强大,他又长期大力赏赐周边少数民族***,国家财富早已消耗无几。
其实隋军战败最致命的是东征路途遥远,以致战线拉长、通讯不便;朝鲜半岛的气候寒冷,以致士兵疾病来袭。众所周知诸葛亮六出祁山,几次皆因战线太长,粮草供应不足而放弃。隋军同样也面临着后勤问题,一是隋军壮大,物资需求甚多,运输难度颇大;二是路途遥远,所经之地常有洗劫,供给十分困难;三是隋朝的海运技术有限,单靠小船和临时赶造的海船难以保障运输百万军队的补给。为此,隋炀帝不得不改变战术,他命士兵自行携带粮草。这确实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后勤问题,但却加重了前线士兵的负担。由于携带粮草,士兵们的行军速度与作战能力大打折扣。再加上辽东地区恶劣的气候,不少士兵出现发烧、腹泻、头疼等症状,所以他们不得不将粮草丢弃。而进入高句丽腹地后,隋军的供给更加困难。在粮草殆尽的情况下,数量惊人的军队自然没有战斗能力。另外隋军原本***用海陆夹击的策略,即陆军进攻辽阳,海军从高句丽侧面登陆,直逼平壤,然后两军在平壤城下集结,形成合围之势。这一战斗部署乍一看十分合理,但实际上两军间相隔甚远,通讯极其不便,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地联合。
反观当时的高句丽,尽管它领土不比隋朝,但是它的***与经济都十分稳固。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趁中原大乱,不断兼并辽东地区,以致国力大增,实力不容小觑。隋唐两代花了几十年时间,经历多次失败,才最终灭掉高句丽。
隋炀帝一共对高句丽发动过三次进攻,均窝囊败北。
第一次征讨,隋炀帝动用了100万大军,然后还有两倍于此的民夫负责运送粮草。所以此次出征一共动用了300万人。***取一字长蛇阵的方式出发,军队光从洛阳城走出来,就用了40天。史书评价说,劲鼓出师之盛,未之有也。大家要知道,朝鲜半岛多山地,地势狭窄,300万人的队伍注定战争还未开始,已注定失败了一半。
庞大的军队规模,势必要求有更庞大坚强的后勤保障。战争之前,杨广修建了永济渠,本想解决此次出征的粮食运输问题,但等到实际开战才知道,永济渠运送的粮食根本不够士兵的需要。
面对粮食短缺的情况,杨广便下令又征发60万民夫向前线运送粮草。但是有人却没有车,杨广非常天真地让他们用民用田间小推车来运送,这种小推车每次最多运送粮食不超过200斤,等到民夫把粮食运送到前线,车上的粮食也基本上被民夫在路上吃光了。此次的粮草运送战略可笑至极。
除了这些,杨广远程遥控指挥,他本人不随军出征,呆在涿郡。他下令,凡是有高句丽的城池投降,没有他的指令允许,不能擅自接受投降。山高路远,来来***地耽误多少时间,自古战争讲究的兵贵神速,在杨光这里统统不管用。
高句丽方在乙支文德的指挥下,充分利用隋军的战术缺点和漏洞,主动示弱,连续七次***装失败,诱敌深入跨国鸭绿江,使得隋军供给路线越拉越长,最后使隋军节节败退。最后30万军队,回到辽东的只有2000余人。
第二次,杨广吸收了上次的经验,亲自上阵指挥,但是此时接到消息,杨玄感举兵谋反,隋炀帝得知后便班师回朝,此次征伐高句丽无功而返。
隋朝属于师出无名,劳师远征,在道义上面已经站不住脚了。隋炀帝好大喜功,不顾国情,更不顾百姓生死,上马了让后世留名的大工程,搞得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最后激起民变和兵变,葬送了自己的姓名,更亲手终结了大隋王朝。
【成语】: 矫情饰行【拼音】: jiǎo qíng shì xíng【解释】: 掩饰实情,故作姿态。同“矫情饰貌”。【出处】: 《魏书·恩幸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睐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
【举例造句】: 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阴有夺宗之计。 ★《隋书·炀帝纪下》【拼音代码】: jqsx【近义词】: 矫情饰貌【反义词】:【歇后语】:【灯谜】:【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