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原意指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读音: yú mù gē da
出自:葛洛《卫生组长》:“***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
引用:《新华文摘》1981年第2期:罗心刚:“老夏?你认识?”夏雨:“岂止认识!是我爸爸,典型的榆木疙瘩脑袋!”
例句:领导您好:阿谀奉承的事,俺做不来;溜须拍马的事,俺干不了。俺是天生的榆木疙瘩老实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俺真诚希望咱们的商务地盘越来越大,祝福您福大命大造化大,永远做我们。
榆木疙瘩【拼音】:yú mù gē da【解释】:形容人的贬义词,多用于形容某人很笨、不开窍,难解难伐之意。引申比喻某人或(某些特定人群)其思想顽固、守旧和不开放。是民间方言。【出处】:葛洛《卫生组长》:“***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
【示例】:夏雨:“岂止认识!是我爸爸,典型的榆木疙瘩脑袋!
在汉语中,“榆木疙瘩”也写作“榆木圪垯”,有些地方更加直白,直接把那些脑子不太灵光,反应迟钝的人叫做“榆木脑袋”。
但是,除了不太聪明这个意思之外,“榆木疙瘩”还表示那些行为态度偏执,思想顽固不化的人。
榆木疙瘩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思维迟钝、固执或缺乏敏锐度。榆木指的是榆木树,因为榆木的纹理比较简单、硬度适中,所以被用来比喻思维不够灵活、反应迟钝的人。而疙瘩则表示一种突出的结节或隆起,暗示这种思维上的困顿或僵化。
这个比喻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时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思维固执且难以接受新观点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