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贤妒能的典故,嫉贤妒能的典故是什么

tamoadmin 日常成语 2024-07-03 6 0

“英隽异才、文武韬略,可谓万人之英”的周瑜,为何成善妒小人?


英隽异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的周瑜,为何会沦为“嫉贤妒能”的小人呢?

题主此问,可以说问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我又何尝不想提此一问呢?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雄姿英发、器宇轩昂的周瑜,不但得不到他应有的名誉与赞赏,反而理所当然的背上了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小人名冠呢?为什么现在一提到周瑜,大多数人想的不是他的“性度恢廓、雅量高致”,想的不是他“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的儒将形象呢?反而想的是“既生瑜,何生亮”、“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呢?

这一切的一切,想必应该归功于罗老爷子的《三国演义》吧;罗贯中为了巩固诸葛亮第一男主角的地位,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惜以牺牲周瑜为代价;实际上不光周瑜,江东群儒都成了牺牲品,诸葛亮一个人一张嘴,说得江东群儒是哑口无言,名曰“舌战群儒”;除了东吴,曹魏也有牺牲啊!曹真、王朗等人,也都是一代豪杰,结果活脱脱的变成了滑稽小人;

嫉贤妒能的典故,嫉贤妒能的典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在《三国演义》大火了之后,诸葛亮理所应当的登上了神坛,江东英豪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鼠辈”,周瑜、曹真、王朗等人也理所当然的成了“滑稽小人”,好像比事实还真,好像已经深入人心了,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历史上的周公瑾,英俊潇洒精通音律雅量高致能力非凡,这样的人设在当下各类意淫***里都是当仁不让的男主角,年纪轻轻便指挥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并击败了曹操,这份超然的实力连孙权都忌惮不已,刘备蒋干对其评价都非常高,这样优秀挑尖的人物又岂会去嫉妒诸葛亮?

三国演义毕竟是***,主旨是褒刘贬曹,顺带着也贬孙,为了衬托诸葛亮的非凡才能,让周瑜屈屈诸葛亮之下,搞个莫须有的“三气周瑜”,赤壁之战明明就是周公瑾指挥的,***硬是让诸葛亮掺上一脚,搞了一个子虛乌有的“借东风”,最后周瑜还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整了一句世人皆知的名言:既生瑜,何生亮?

嫉贤妒能的典故,嫉贤妒能的典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直很心疼周公瑾,招谁惹谁了?一句无中生有的“既生瑜,何生亮?”,是要让诸葛亮彻底压死周瑜,让周瑜永不翻身吗?

罗贯中为什么把周瑜写的如此不堪?有这么一种说法:罗贯中科学落榜,而当时的主考官正是周瑜的后人,罗贯中因此怀恨在心,在***中把周瑜写的极为不堪,经过代代相传,周瑜便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周瑜才能可能不如孔明,但心胸比孔明宽广。他妒忌孔明是为国,如孔明投吴,周瑜定与其交心相处。决不像孔明对魏延那样对待孔明,这一点从鲁肃身上完全认定。鲁肃与周瑜在对外战略思维上有严重分歧,但俩人从未闹翻。周瑜并且在死前保举鲁肃,这一点孔明决办不到。

嫉贤妒能的典故,嫉贤妒能的典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三国演义》中为了勾画故事情节,对周瑜人物塑造有些失实,正史《三国志》对周瑜的评价是“周瑜性情开朗,宽宏大量,很得人心,只与程普不相和睦”。为什么和程普不睦,主要还是程普资格老,有能力。所以说善妒也不为过,但是说小人就没什么根据了。

其次,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发现刘备是当事枭雄,建议孙权把刘备和部下分拆以削弱刘备。但是这更多的是为吴国的利益考虑。所以说嫉妒有些牵强。而且从后来看,周瑜的顾虑也没什么错误。

最后周瑜死于征伐川蜀的途中,和诸葛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实除了赤壁之战,诸葛亮和周瑜交集并不多。***勾画出的情结我们就当茶余饭后的谈笑吧。

所以说据史料分析,周瑜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为吴国强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没有确切的证据说他是善妒小人。单单凭借一部***去评价一个人有失偏颇。

周瑜不是气量短,这只是诸葛亮对他的恶蔑。周瑜发现诸葛亮的才能后,首先想到的是为吴所用,还派诸葛瑾去游说,无果后才动起杀念。动起杀念也不是为自己私欲,而是为东吴着想,实是也正如公瑾所料,刘备集团成了东吴的劲敌。如果无刘备集团霸占荊襄之地,那么火烧赤壁后江北很大一部分要被孙权霸占,形势对曹操很不利,或许孙权要一统天下,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