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句式特点,时不我待什么句式

tamoadmin 成语推荐 2024-07-13 9 0

怎样判断文言文的句式,如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最基本的判断方法是“比较”。例如:“时不我待”。现代汉语说“时不待我”。“我”是宾语,现代汉语放在述语“待”的后面,文言文放在前面,属于宾语前置。与现代汉语一比较就能发现。一般来说,宾语前置的宾语是代词,常见于否定句或疑问句。状语后置多见于介宾结构状语,例如,现代汉语“在梦中相见”,其中的“在梦中”属于介宾结构,作为“相见”的状语放在前面,文言文一般放在后面,表述为“相见于梦中”。文言文的状语不都是后置,例如“不正眼看他”,文言文表述为“斜视之”,“斜”是“视”的状语,这里并不后置。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都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才能发现的。所以,“比较”才是判断的根本手段。

时不我待什么句式?

时不我待,即“时不/待/我”,宾语前置。

***在《满江红》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时不我待句式特点,时不我待什么句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因为岁月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今天,我们身在一个繁华盛世,时代召唤我们要奋发有为,以期不辜负历史交给我们的伟大使命。。

“时不我待”的句式是:宾语前置。

时不我待句式特点,时不我待什么句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在“时不我待”这个句子中,宾语“我”放在了动词谓语“待”的前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句子是个否定句,所以,就有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特殊形式。

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形式,发展到了现代汉语,这一现象就不存在了,这就是汉语的发展演变的结果。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句话是什么语法结构?

(臣之壮也就是“之也”结构,它后面一般都有主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时不我待句式特点,时不我待什么句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烛之武退秦师》) 意思是: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已经不能有所作为了。后世常用“吾老矣,无能为也已”,来表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谦之辞,或是前辈对后辈的勉励之语。同时这句话还颇有一种时不我待、悔不当初的沧桑感。古汉语中一种特殊句式——“之也结构”: “之”间隔主谓语,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这个主谓结构短语可作多种句子成分,其中包括作时间状语,组成“主语+‘之’+谓语+‘也’+‘,’”的句式。这种句式可以称之为“之也”结构,常被用在段首或句群的开头(如非段首则用“夫”字或其他介词、连词开头),表示一个提示时间条件的状语从句。翻译时,在句末加上“的时候”就行。这种句式,多用在叙事文体或有叙事色彩的段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