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朝近200年的历史中(420-589年),先后经历过宋、齐、梁、陈四个大朝代,但同时却有个半独立的小***很容易被忽略,这就是与南梁、南陈都曾对峙共存过的西梁帝国。作为西梁开国之君的萧詧,在位时期的经历,完全可以用“窝囊”两个字来形容。那么,萧詧是何许人也?他在位时都有哪些窝囊经历?
萧詧是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获封岳阳郡王,官至雍州刺史。侯景之乱后,萧詧的兄长萧誉举兵勤王,却因遭人离间,被叔父萧绎(梁元帝)攻杀。萧詧为替兄长***,便率军进攻萧绎,结果大败而归,只好向西魏称藩。不久,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并在江陵称帝,时在承圣元年(552年)。
萧绎称帝后,本应还都建康,但由于受到荆州士族的阻扰,最终竟然未能成行。不仅如此,此时梁元帝跟西魏间因为益州问题产生矛盾(侯景之乱期间,西魏攻取南梁的益州),双方间关系迅速恶化。承圣三年(554年)十一月,在萧詧的帮助下,西魏大将杨忠率军攻陷江陵,梁元帝被俘后遭遇残杀,年仅48岁。
梁元帝遇难后,西魏扶立萧詧为帝(西梁宣帝),并把以江陵为中心、周围三百余里的区域划归他统治,但同时却又夺走他的大本营-襄阳。就此,萧詧在这块弹丸之地上称孤道寡,组建起属于自己的小朝廷,一切规章制度沿袭南梁旧制,历史上将其称为西梁***,又称后梁。
萧詧(同“察”),梁武帝萧衍的孙子,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自小胸有大志,也能做到知人善任,好学习、善写文章,也养了一批心腹之人,如果是在“和平年代”,做个合格的君主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可惜在南梁风雨飘摇之时,不过西魏扶持的一州之地的君主,时刻面对着西魏大军的监视,无力扭转大局,最后被北周所灭。
他之所以会忧愤而死,只因他是有心之人。萧詧这个人“晚年”总爱读“老骥伏励,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感叹领土狭小,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又时常会后悔没有听从尹德毅的话,驱逐西魏军、招降王僧辩等人,再见自己的江山屋宇残破,战乱不息,更为自己威望不振、谋略无从实施而感到羞愧不已,岂能不常怀忧愤之心。
如果他是庸庸碌碌的君主,也许他可以乐不思蜀,得过且过;如果他是圣明君主,他也许可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即倒。无奈他两者都不是,只能徒唤奈何了。
谢邀!
刘备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禅,次子刘永,三子刘理;曹操妻妾众多,又风流成性,儿子生了一大堆;刘备温和善良,家风温良恭俭让,倡导以德服人,儿子们也与世无争;曹操奷雄,倡导鹤立鸡群,技压群芳,后辈确实人才出众,例如长子曹丕,上位就称孤道寡,临朝称制;又如曹植七步赋诗,一篇《铜雀台赋》流芳百世;
从成长环璄上说,刘备的儿子们兄弟和穆,相互友爱,不必特意攻关人际关系学;而曹操之子们,耳濡目染了奷雄的狡滑,为了争夺利益,相至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从中学到很多技巧;
要比较两人的才智,须得年龄相当。曹丕继位时34岁,而刘禅继位时是17岁,相差一半的人生历练,自然显得曹丕胜出天外。最主要的一点,曹丕上任是当家作主,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孤之恩,对刘禅怜爱有加,有关后事处理,事无巨细,一一包揽,让刘禅享尽清福;
从两人所演的角色上分析,曹丕一直演主角,唱念做打可以尽情发挥;而刘禅在长达十一年的演员生涯中,一直是诸葛亮在导演,他只是照着诸葛亮写好的台词去说,照着诸葛亮教的动作去做。这样更显得刘禅象个木偶;
曹丕所在的魏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农业兴旺,人心稳定;刘禅所在的蜀汉,偏安一禺,粮食不足,人口薄弱,人心不齐;实力悬殊,显而易见,并非个人才能所左右。
曹丕从自名文皇帝,坐了七年江山,39岁英年早逝;刘禅亡国之后做了安乐公,乐不思蜀活到65岁而终。如果西晋王朝没有***刘禅的后人,那刘禅较之曹丕还算人生赢家。至少刘禅能保得身家性命,而曹丕家***头滚滚,可能被司马懿***殆尽。从这个角度看,到底谁更有才还很难说得清。
你别说还真是这个道理。楼上楼下也不要洗白了。刘蝉再洗也洗不白,他也扶不起。曹操儿子说四个人。曹子建,曹植才高八斗。曹丕开创,曹魏时代。曹彰骁勇善战,有万夫莫当之勇。还有一个曹冲从小是被称为神童。
曹操一生共有子女34人,其中儿子25人,养子3人。刘备只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养子刘封。从数量上来说,曹操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曹操的儿子们既能文又能武,曹丕和曹植是名耀千古的大文学家,曹丕写有《临涡赋》、《典论》等,曹植写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曹丕、曹植与曹操并称为“三曹”。
曹丕不仅文章写的好,还玩的一手好政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曹丕是曹操的接班人,曹***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事业,把汉献帝赶下了皇帝的宝座,自己坐了上去,建立了新的王朝曹魏。
曹植是曹丕的弟弟,文才斐然,曹操很欣赏曹植,一度想让曹植取代曹丕,继承大业。可惜,曹丕性格过于散漫,饮酒误事,写诗作赋很拿手,管理政事却很不称职,曹操最后放弃了在政治上培养曹植的念头。我们现在经常用的“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出自曹植之手。
曹操有一个儿子叫做曹彰,孔武有力,自小立下了在战场上立功的宏愿。因为曹彰脸上长有***胡须,曹操爱称曹彰为黄须儿。
曹操曾经命令曹彰出塞攻击叛乱的乌丸骑兵,曹彰不负曹操的厚望,大破乌丸,以军威慑服观战的鲜卑骑兵,彻底平定了塞外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