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记载, 群儒指的是张昭·顾雍·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张温·骆统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都是东吴主和派,具体与诸葛亮舌战的人有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
***背景: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深受欢迎的情节,历来被视为正面经典,甚至入选过中学和大学语文课本,还要求学生学习其中的论辩方法。但是,这段故事并非历史事实,而是罗贯中的虚构,目的当然是想突出诸葛亮的智慧形象。
在舌战群儒中,诸葛亮通过引用扬雄的例子来批判程秉想代表天下儒者来批判诸葛亮,说儒者有文化未必有政治节操。
“舌战群儒”表现了诸葛亮的雄辩才能,通过生唇枪舌剑的论战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的雅量高致、从容气度和无碍辩才。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