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老骥伏枥”, 出自于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说,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卧躺在马槽边,却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后人常以这句“老骥伏枥”来比喻有志之士,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四方”是出自唐代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一》这首诗中的一句。它的意思是:年老的骏马低头伏在马槽,但它的志向却是遍布四方。
这句诗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愿停留于原地,而是希望能够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有所作为。它表达了对于年岁已高的人依然保持奋斗精神和追求进步的赞美和敬意。
意思是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然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例句: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上努力钻研,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四方"!
扩展资料
老骥伏枥一词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所作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先后消灭董卓、黄巾军、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控制北方领土。袁绍的儿子投奔北方的乌桓,53岁的曹操亲率大军彻底征服20万乌桓人,凯旋后作这首诗。
与老骥伏枥一词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老当益壮,人老心不老,壮志凌云等,反义词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主要用来形容青壮年,指人的神态,有暮气沉沉、缺乏朝气的意思。某个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或年轻人缺乏朝气的样子。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