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个典故,一句谚语,也是一声发自内心的无限懊悔。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好人或许就在你身边。
典故出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东晋 周伯仁)
这是发生在东晋元司马睿时期的一个历史事迹。当时晋朝重臣王敦作乱,其弟王导及其子侄都在首都。有人建议诛杀王导宗室,王家人心惶惶。
王导为了以证清白,于是率领族中子侄到皇宫门前请罪。当时周伯仁入宫,王导向周伯仁求救,周伯仁视而不见。入宫后,却向司马睿求情,赞赏王导的忠诚,晋元帝司马睿***纳了他的意见。出宫后,王导仍在宫外请罪,又与周伯人交谈,周伯仁仍然不予理会。回家后又急忙写表为王导求情,但这些事情王导并不知道。
后来王敦兵入首都,王家重新控制朝局。当时王敦对王导说「像周伯仁样的人是不是可以给个大官做做」?王导因为宫门前的事情默然不语。王敦又说「如果不用他,就干脆杀了吧」。王导还是沉默。于是王敦将周伯仁杀死。
后来,王导在查阅奏章的时候,发现了周伯仁替自己求情的奏章,言辞恳切。而此时周伯仁已然被杀,王导追悔莫及,对子侄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典故背景——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 王导)
公元 280 年,晋武帝司马炎攻灭吴国,三家归晋,中国进入了短暂的西晋统一时期。 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五胡乱华」,晋元帝司马睿在南方建立***,史称东晋。
而在这过程中,以王导为首的琅琊王氏鞠躬尽瘁,为司马睿拉拢南方士族,巩固其***。王导与王敦一内一外,控制晋朝朝政,与司马氏共享天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王家的势力,无限扩展,王敦便起了造反的念头,但王导坚持正统,不与王敦为伍。正是在这个时期才发生王导与周伯仁的故事,也才有了那句发自内心的追悔莫及的懊悔「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典故人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世家大族蓬勃发展,如日中天的时期。在东晋***中如王氏,谢氏,桓氏等,先后左右东晋朝局。
这些世家大族并不仅仅依靠财富,而大多是书香门第,诗书传家,有钱有权,有才有势。所谓「王家书法谢家诗|」,从王导到王羲之,王献之,从谢安到谢灵运,谢调等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家。
当时东晋首都王谢二家都居住在乌衣巷,这才有了大诗人刘禹锡那首殿堂级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那个年代,我们不仅应该记住王谢,还应该记住如周伯仁,戴渊等。他们在历史上或许并不亮眼,但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和圣人的教诲,以崇高的品德和大无畏的勇气,同样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人不应该仅仅活在后人的一句谚语里!他们早已成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他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被后人铭记!
小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电视剧里,那种戏说三国的电视剧。记得当时电视里的曹操恸哭,说着这句名言。
长大之后,小编才知道,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因为这句话是东晋人说的,彼时曹丞相已经去世快有一百年了。
那么,伯仁到底是谁?伯仁大名周顗(yǐ)。“伯仁”是他的字。东晋元帝时,他担任尚书一职。
周伯仁
佰仁仁者,因我不仁而感叹,
人生过往皆缘由,典故皆因人之莫极。
我不学,皆因不达。
我不教,皆因学子而因我不作。
我不公皆因正而惑邪。
我不为民,而我官僚。
是以畜生先悔,人后悔。
明知人不为,而无力。
国不强,而民之散。
古人云,亡我者,我自力。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谚语,它常常被拿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和汉语中的许多其它成语、俗谚一样,这一谚语也有着它背后的故事。那么,“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该怎么看这个典故呢?
首先,我们从最令人好奇的一点切入,看看“我”是谁,“伯仁”又是谁。其实,这一故事发生在晋朝,而间接导致伯仁被杀的“我”则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王导。王导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从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凭借家族的势力结交了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并辅佐他当了东晋的开国之君。
而被王导间接害死的,则是当时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虽然比不上王导,但周顗也出身名门,其父是安东将军周浚,他本人则“少有重名,神***秀彻”。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晋朝流行的道家风骨,也曾经拒绝过朝廷的征召,不过最终,他还是被司马睿征辟,并从祭酒做到了尚书左仆射。
介绍完这二位主人公,我们再看看他们到底是创造了什么样的故事。东晋建立之初,大将军王敦掌握兵权,并且驻扎在外,对皇权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司马睿对其防备后,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布起兵。听说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导十分惊慌,连忙前往司马睿处谢罪。
王导带领着王家有权势的人在皇宫殿外跪地请罪,正赶上周顗进殿面圣,于是,王导连忙对其恳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说,我们全家上下一百余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过,周顗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径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来时,已是满身酒气,王导急忙上前询问,周顗却并不理睬,而是醉如烂泥、满嘴胡言。
王导认为周顗对自己的恳求不管不顾,于是怀恨在心。后来,王敦率领大军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权,他询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就是说,像周顗这样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应该毫无疑问封为三司这样的大官吧。而王导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顾,便一言不发。
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他们才能不足,于是便问道:“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结果,王导还是一言不发,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这二人不能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尔,正当诛尔”,便将周顗逮捕***。后来,王导在浏览以往奏折时,发现了周顗为其求情的奏章。原来,虽然周顗对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却极力为其辩护。
谢谢邀请!王导、王敦都是东晋开国重臣,为东晋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得到晋元帝司马睿的赏识重用,因此就有“王马共天下”的说法。由于王导、王敦的权势越来越大,晋元帝就有些担心,就把国家大事的决定权交给周伯仁。周伯仁也是东晋开国重臣,这人正直豪爽,敢说真话,不怕权势,和王导的私人关系很好。王敦,性情暴躁,看到晋元帝疏远了他弟兄俩,于是就以除掉奸臣为借口,从武汉发兵进攻都城建康,王导赶紧劝说,王敦也不听。王导考虑家人都在建康,以防不测,就领着堂兄弟几个,每天到宫门请罪,周伯仁上朝时,经过王导和家人面前,王导大声呼喊:“伯仁,我家一百多人全靠你照顾了。”伯仁听到王导的喊声,就像没听见一样,昂着头走过去。伯仁退朝时,王导弟兄还在宫门口等候,王导老远就喊:“伯仁,慢走!”伯仁故意大声和同行的人讲话,扬长而去。王导见伯仁不理睬,又不知皇帝是什么说法,就认为伯仁在皇帝面前说坏话,心里暗暗记恨起来。
不久,王敦攻破石头城,司马睿赶紧下诏,说王敦有功,又进一步加封,这时,东晋的军政大权都到王敦的手中。王敦问王导,伯仁是否该杀,王导默不作声;王敦又问,要想免除祸患,还是早点杀掉?王导仍然没有回答,王敦认为王导同意杀伯仁了,就让士兵把伯仁绑来,伯仁无论说什么,王敦也不听,就把伯仁杀死。
周伯仁死后,王导重新主持国政,在一次清理大臣们的上书时,看到了周伯仁救援王导弟兄的奏章,这才知道错怪了周伯仁,痛哭流涕地说:“我虽没亲手杀了伯仁,伯仁实际上是因为我而被杀的,九泉之下,我永远对不起这样一个好朋友了!”后来,这个名言就流传下来了,这就是“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杀”的典故。
周伯仁死误解,在上下朝的时候,没有必要不理睬王导,哪怕说一句话,说不定就不会死了,本身是好朋友,都是朝廷重臣,为王导在皇帝面前说好话,王导也不知道,为何不说明呢,让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