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两句很简单,但是不好懂,难在哪儿呢?因为这是一篇骈文,骈文是从赋发展而来的,所以它的风格是四六迭用,又称为骈四俪六。赋的最初形态没有这么严格,如汉赋,很长,历来称之大赋,就没有这么严整,后来经六朝发展而成骈赋,要求就严整起来,特别讲究对仗。
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开头就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前面两句就没有对仗上,后面一句就完全对仗上了。骈赋就是像后面一句一样,要求句句对账,至少要绝大多数句子要对仗。所以这样的文章是没法翻译成英文的,是中国所独有的特有的。
骈文从骈赋发展而来,除了不要求押韵之外,其他的要求都一样,四六句为多,要求对仗。另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典多。如题主所问两句,就分别用了东汉孟尝和西晋阮籍的典故。典故究竟何意,在此做何用,其他的回答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不多说了。
为什么骈文骈赋要讲究用典呢?这也是中国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现象,就是好的句子、好的词语,都被人前人给用掉了,后人如果再接着用,就变成了重复,就没有意思,就没有创新,就不是文学了。那么后人要突破前人怎么办呢?就用典。用典可以使你的意思表达得委婉曲折,又能显示你这个人博学多才,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到了六朝后期,读书人如果读不懂别人的文章,看不出别人的典故所在,那么就是他的失败,就是很丢人的事,他们以一典不知为耻。
当然,用典有高明的有不高明,唐初四杰的用典,多用人名,所以被人嘲讽为点鬼簿。李商隐用典,既典雅又高明,历来被人称道。南北朝的庾信也是用典大家,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大家,有用典不到位的地方,如他的《哀江南赋序》里面的“申包胥之顿地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就是一个错误的用典。
除了高明与不高明之外,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用典加大了文章的理解难度。所以,我们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认为不用典而直接写景抒情,而又有美的意味的,就是好的诗词。所以他说《长恨歌》里只“转叫小玉报双成”这一句用典了,而吴梅村的《圆圆曲》,没有一句不用典的,比起来就要差很多。
这句诗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他著名的《滕王阁》里写的诗句,很明显,他在诗里是引用典故来抒情。那么,王勃想通过诗里这两个典故抒发一种什么情感呢?这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将王勃的一些经历梳理一下。
王勃是个牛人。牛人自有成牛人的道理,他打小就聪明过人,且少年得志。而他就得志之事,就是在未冠之年就出仕,成就初唐时代的一段佳话。不知道是家风影响,还是个性使然,王勃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写文章寻找机会入仕。可是等了几年,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那一年,王勃参加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唐朝最年少的命官,这还不算什么,之后他才思喷涌,写出了一篇惊世文章叫《乾元殿颂》, 时唐高宗看过此颂词,惊叹不已,不由称赞:“奇才,奇才,我***奇才!”
由此王勃名声大震天下,在初唐四杰之中,排名第一。
然而因少年得志,王勃便得意忘形,做了两件错事,让他被逐出官场,从此与做官无缘。
第一件事是当时唐朝沛王和英王斗鸡,王勃为迎沛王高兴,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大力讨伐英王,不料文章传到唐高宗那里,皇帝极为愤怒。唐高宗认为,王勃身为博士应该劝勉才对,却参与此中把水搅浑,于是骂之歪才。 于是,唐高宗以王勃挑拨离间为理由,将他逐出长安城。
经此打击,王勃并未放弃官场。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他回长安参加科选,后来在他朋友推荐下,当上了虢州参军。可是他竟然在参军职位上,先是窝藏犯事的官奴,后来担心祸起东墙又将官即诛杀,此事被爆料后,王勃被判死罪。后来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判***。可是他的官场生涯,却从此结束了。
少年猖狂得志,惹起祸端,让极少就渴望进入官场的王勃极大打击,从此郁郁不得志,怀才不遇,满腹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