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事办理流程及标准(参考范本)
一、红白事办理流程
1、事主向红白理事会报告红白事情况
2、红白理事会向村两委汇报后,全面安排红白事宜。
3、事情办结后,红白理事会填写红白事备案表。
二、红事办理标准
1、提倡婚事新办简办,杜绝铺张浪费,提倡集体婚礼、旅行婚礼等新风尚。
2、婚嫁不搞豪华车队,婚礼车队不超过辆。不在道路两旁乱贴红纸,提倡悬挂中国结等可重复使用纪念品。(各村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婚宴不超过桌,每桌按人计不超过元(包括菜、烟、酒),亲戚朋友随礼不超过元。(各村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红白喜事”这个词是不别扭中的别扭。红事不别扭是百姓中的喜事,白事就别扭了是百姓中人死的丧事。这个词已让中国十几亿人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如果把这个词改了再想让全国人民都明白知道新词的意思,那得需要数千年吧,那就感觉别扭了。
我个人觉得有点别扭。
办红喜事,如娶亲嫁女,生子添孙,老人庆寿。是喜庆,是好事,却也着实让人高兴,乐意接受。
办白“喜”事,地方上是指死人了办丧事,当然是老年人,而且是较高龄的老年人过世了。
我觉得人死了办事,怎么说也不应该是喜事吧,老人再高寿,八十,九十,一百岁……他们离别了自已的子孙,亲人,永远地走了,再也回不来了。做为生者那种生离死别的悲痛,那种哀伤,能是喜吗,你做为逝者的子孙,亲人喜得起来吗,你能接受这是办的喜事吗?我觉得十分别扭,也很难接受。
红白喜事,红事是指儿子结婚闺女出嫁;白事是老人去世,这为传统说法。一般认为丧事不为老死,称为夭折或夭亡,不能认为是白喜事。俗话说"三十七八赖老死",过去人活的年岁不大,长寿人很少,三十七八岁就算老死了。
红事白事都为喜事,是传统的对喜事的称谓。实际上人老了不能再创造价值了就成为累赘,成了"老不死的"对于家庭对于他人不是什么好事,死了就称谓白喜事。
农村里曾发生过红白喜事一起办的情况:儿子明天要结婚,老亲旧眷都下了喜贴,谁知道儿子的爹夜里得急病没气了!按照习俗婚礼不能更改要照常举办,老人又不能悬棺在屋里,一天内只有先出殡后迎亲。
可是,这红事白事一起办,咋写对联啊?请谁写谁摇头说不会写。有人提醒去集上请那个卖字的写,卖字的寻思片刻提笔写到:
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
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横批是,悲喜交加
这是成语的一种组成形式,并不别扭。
在一般人的理解,所谓红白喜事就是指婚丧嫁娶,即婚进嫁出为红喜,丧葬为白事。实则不然。在民间应酬这一块,从古至今,除了婚丧嫁娶的本意而外,细分还有寿诞,添丁,竖柱(造房、上梁),升迁(学业有成,加官晋爵,乔迁)等等。
所以,这个成语的理解应该是,红事、白事、以及其他的各种喜事。
百姓常言"红白喜事",你觉得别扭是因为理解偏差,也或许受到"喜丧"一词的误导。百姓文化很讲究,一个"喜"字可见一斑。
大喜,必定男娶女嫁;添喜,特指新生命降生;可喜,泛指家临好事喜事。
红白喜事断句为"红/白/喜/事",红事、白事、喜事三类并列,红和白不是修饰词。
红事丨专指男女婚事。新家庭组建,新生活开始,新生命要降临,身为父母,人生的使命也终于完成。故曰"大喜"。
白事丨专指丧事。滚滚红尘,生命来又去,人生走到尽头,完成一个轮回。这是人生中最正式、最隆重的仪式。故曰"大丧"。
喜事丨生活中会有很多可喜可贺之事,比如孩子出生、升职、发财、建房、乔迁、大寿等,这些统统归为可喜可贺一类。故曰"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