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个问题不复杂,对比一下历史上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的结果就知道了。结果是什么呢?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外戚专权,可以直接导致改朝换代,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西汉末年王莽“代汉建新”;而宦官专权只是对国家和皇权体系造成程度不一的损害,最严重的时候,宦官能弑君、换君,导致皇室衰微、政局动荡不安,间接影响国祚长短,而不会直接导致皇室消亡、国家倾覆。最典型的例子如秦朝的大宦官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另立皇帝,权倾朝野。著名的指鹿为马,如此令人脑洞大开的事情就是他赵高干的。
历史上还有一位比王莽更为成功的,先行外戚干政、而后改朝换代的皇帝,而且后人完全无视他的皇位得自借外戚身份干政篡权,反而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少有的英明皇帝,他就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北周皇室宇文氏一代不如一代,到时年只有7岁的周静帝宇文阐即位后,任命杨坚为丞相,此时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为太后。趁着皇帝还小,杨坚就在郑译和刘昉的帮助下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开始了篡夺北周的***。杨坚先是把北周宗室的五王(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骗到长安,不久就把他们连同雍州牧毕王宇文贤一起杀掉,接着为了消灭政敌,巩固权力,派心腹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
杨坚做了皇帝后,施展雄才伟略,用了短短十年时间,统一了从十六国至南北朝分裂了近300年的中国,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至此,又得到一个结论:因外戚专政而改朝换代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外戚应该从汉朝前期吕后重用吕氏一族掌控朝政,出现轻微外戚专权,后期吕后去世外戚吕氏一族造反被扑灭。到西汉,汉武帝时期重用外戚,视为心腹,还没有出现外戚专政,只是辅佐朝政。到汉元帝时期王莽以汉元帝皇后亲戚的名义拉拢名士和手握重权的大臣,外戚专政慢慢抬起头来,王莽礼贤下士拉拢一切有志之士不分贵贱为王莽所用,到汉哀帝时期王莽已经是手握军政大权最大的外戚,到汉平帝时期王莽把女儿嫁给汉平帝,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手握大权的人物,汉平帝去世后,王莽指示同党上书王政君太皇太后带天子管理朝政,王莽已经把持朝政,太皇太后无奈答应了,王莽专政时期开始没有立皇帝,只立了皇太子,一切都为取代汉朝做准备,到公元12年弄出种种汉高祖显灵的异象,汉高祖遗命传位王莽,王莽称帝后改国号“新”西汉灭,当时中原大地还没有出现五胡乱华这是重度外戚专政直至称帝改国号。到了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和名章之治,外戚被打压最严重的时期,到了汉章帝时期外戚慢慢被重用,直至到后来每一位东汉皇帝继位都有外戚和官宦把持朝政,到了汉灵帝时期重用官宦,有志之士尽不得重用,外戚势大,发生了外戚和官宦的争斗,弄的民不聊生,最终发生了农民起义和诸侯割据,东汉四分五裂中华大地到处烽火狼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是外戚和官宦专政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导致后面魏晋两朝都有外戚士家大族专政把朝政的时期,让中华大地人口一降再降,出现了晋朝八王之乱,经济被破坏,人口急剧减少,直至出现了五胡乱华,杀的中原大地尸骸遍地,十室九空。
不纠结过程的话,从结果上来看,显然是宦官专权危害更大。
外戚专权最大不过改朝换代。一个新王朝一般比旧王朝要好。比如杨坚最后成了隋文帝。退一步讲,就算外戚实力不济,成不了大事,以后也会有人干掉他们***冤狱。比如霍光死后,全家完蛋。
但是宦官就不一样了,最大不可能改朝换代,只会天下大乱。看看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汉、唐两代,强不强?强;惨不惨?惨。十常侍之乱,堂堂皇室颠沛流离,也是汉朝灭亡的开端。唐朝的宦官手握禁军,随意废立皇帝,***大臣。
藩镇割据为什么那么严重?皇帝都跟鸡鸭一样被人随意杀死,那还有半点神圣性可言?谁还会真正忠君爱国。
对于这个问题要看是对王朝还是对华夏。如果说是仅仅对于一个王朝一个帝国而言,那我认为应该是外戚专权更甚。
首先外戚和宦官专权最严重的,历史上首推东汉,其次是唐朝。自吕后开始,外戚干政差点导致刘姓王朝的覆灭,如果不是开国功臣的誓死力保,保不准国家真就易主了。外戚是一群正常的人,一朝权在手,便能搅起无边的风雨,当威望如日中天,大权在握时,也就是他们篡位之时,这一点可以从不少的历史权臣看出,有力量了谁不想更进一步呢?这一点隋文帝杨坚就是榜样,宋太祖虽然算不上是外戚篡位,但好歹也算是权臣夺位。
而宦官则不然,虽然赵高乱政、东汉末年宦官乱政、唐朝甘露之变后也是宦官擅立帝王、明朝大太监更是成为特色,但是不可否认,宦官只是乱政专权而没有取而代之,毕竟他们是阉人,是内侍,是需要依靠皇帝这棵大树而呼风唤雨的,帝国虽乱,却不会被直接篡位。
所以对于王朝的危害,很明显是外戚更大,他们随时有可能篡位,而宦官却不会。
但是要说对于华夏,对于***,那么外戚一般来说是起到了推进作用,对历史进程的推进。这一点,宦官就大多数只知道耀武扬威,搞得朝政混乱,令得天下大乱,无论是明朝的王振还是刘瑾甚至魏忠贤,都曾惹得天下大乱,对于历史并没有起到推进,反而是一定程度的阻滞。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我个人感觉宦官专权危害大。因为身体原因,宦官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人的眼光等问题,心理方面会出现扭曲的情况。他们没有自己亲生的子嗣,会对社会出现一种嫉妒、憎恨等心理。他们往往通过残酷的人生经历,不断的向上爬,在宫廷的尔虞我诈中形成更深的城府。宦官在得到权力时,第一时间就是报复,竭力抹杀他人声音,他们来之不易的高度,让他们定义自己:“不能输,不会输,不能错,不会错”的极端思想。
外戚专权,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整个家族成为皇权的指挥者,他们得权后经常表现为放纵、迷失,嚣张跋扈。但是这个是属于家族,或者说集团领导,他们的决议比宦官要“正常”,更像一个 人。有时候他们剥削,压迫人民,但这更像一个封建社会应有的样子。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对国家和社会都是一种危害。大浪淘沙,是非曲直,自该留待后人评论,研究历史不过是以史为鉴,已事正德。
礼崩乐坏最突出的坏处是,人们思想混乱,不知道应该相信谁,相信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思相混乱导至社会混乱、动荡。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正义的,所以相互功伐,民不聊生。这时最苦的是老百姓!
世界上的事,都是善恶相随的,祸福同门的。春秋时百家争鸣,思想繁荣,这对于华夏文明是有益的,但对于当时的老百姓却是有害的。每个时代的变革期,思想都开始先变,随之而来的就是战争。战争是谁也不愿看到的,但战争能结束战争,战争能根治社会毒瘤。
礼崩乐坏的礼,是指周朝,周公建立的一种礼乐制度。这套制度用了八百年左右。有了这套制度,各诸侯思想统一,人心思定,社会安宁,没有争吵,没有战争。但到了春秋时,时代变了,人们开始不相信这套说词了,各个地域有了自己的一套新的不成熟的思想。你们看当时三个人对于周礼的态度,就能看出社会的混乱,以及人们思想的不统一与不和谐。首先孔子对于周礼是认可的,认为周礼没有错,错的是人心。所以他主张恢复礼乐制度,尊崇礼乐制度。他主张人们通过修身,知礼,回归于礼。但在那个时代没有人听他,用他的思想,人们认可的是伸手可及的利。是那些能看在眼里,抓在手里的实在东西。而那时影响力不输于儒家的墨家主张变革礼乐制度,他们认为周礼大部分还可以用,把一些不合理的改一下就可以。他们认为通过改革礼乐制度能做到人心思定,国家统一。墨家的思想对于实行者太苦,统治者对此道也不感兴趣。那时相对于以上两家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道家,却主张废除礼乐制度。他们认为时代变了,周礼过时了,人们应该与时具尽,不应死抱着那个死礼不放。最后证明还是老子的道家学说对了。战国后期,由道家演变而来的,容入了儒家等思想的法家统一了全国。一种思想取代了另一种思想。从比法家的思想统治了华夏大地几千年。这几千年里也不是纯用法家的思想,儒道法三家相杂。有时明里一套,暗里一套。
礼崩乐坏在每个朝代更迭时都会出现。这就像一座房子住久了就会老化、腐烂,过了若干年就得翻新或推倒重建。礼崩乐坏对当时那个时代不一定是好事,但对于后来者绝对是好事。这有利于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个人所以。谢谢点赞,评论,转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