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与谋的足是什么意思,竖子不足与谋的足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08-21 9 0

竖子不足与之言语是哪一回?

联军杀到洛阳,曹操提议诸侯西追董卓,无奈乏人响应,怒骂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此话一经传出,顿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汉朝大地流行开来。

对于“竖子”的流行,我朝***蔡邕有独到的分析:“目前纲纪不弛、礼崩乐坏,人们的心中都有浓重的道德失落感。喊别人一声竖子能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不与竖子谋更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喊一声竖子,不是骂你,而是抒发寂寞。”

才子祢衡则对“竖子”的流行嗤之以鼻。他说:“曹阿瞒有什么了不起,我要去城墙发帖告他抄袭。这句话范增早在四百年前就说过,根本不是阿瞒的原创。”不过他同时也承认,在十八路流氓军中,曹操是相对有文化的流氓。“有文化的流氓才是最可怕的流氓。”祢衡最后深沉地总结道。

不足与谋的足是什么意思,竖子不足与谋的足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竖子不足与谋

这是成语“不足与谋”的来历,比较直白的翻译是,这种小子不值得与其共商大计。后指某人不值得和其商量事情。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不足与谋的足是什么意思,竖子不足与谋的足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竖子不足与谋的意思是:这小子不足以同谋大事。表示对人极大的轻蔑。

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不足:不值得。与:相与。谋:商量。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典故故事:

不足与谋的足是什么意思,竖子不足与谋的足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

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宴),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

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项伯坏我大事,)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为了避开十八路诸侯的讨伐,将洛阳一把火烧了,迁都到长安,途中留下徐荣阻止追兵,而联军中,除了曹操一人,其他人均不愿意追击董卓,曹操被徐荣伏兵大败,但是却从此名声大振。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不足与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这小子真是不值得与他谋划呀。‘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范增在这里用的是指桑骂槐的手法,表面上骂的是项庄,实际上表达的是对项羽项伯的不满。

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竖子不足与谋意思:不应该和品行不端不讲道义的人合作、共谋。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第十》一章,原文是:“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竖子不足与谋。”。

其中,“苟”指只要;“志于仁”指心中有追求仁爱之道的志向;“无恶也”指没有罪恶行为。整句话意为:

只要内心有向往仁爱之道的志向,就不会做出坏事来。那些品行低下、思想不纯正的人,不能一起商量对策。

其中,“竖子”是古代对居心叵测、品行不端、不讲道义的人的称呼,“与谋”则是指共同商量对策,可以理解为“与其和这样的人合谋,不如自己独立做事”。

因此,这句话的含义是,重要的是要抱有正确的道德志向和行为准则,避免做坏事,而不应该和品行不端不讲道义的人合作、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