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三缄其口,(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说苑·敬慎》。[1]
三缄其口(缄:封)指在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动宾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三诫其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对别人严厉地斥责或警告。它源自《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君子三戒而后可谓攻其心:术之不足者,攻其词;诗之不足者,攻其曲;政之不足者,攻其陋。”
意思是说如果要切入对方的内心,教育他们,首先要注意三个方面:对于知识不足的人可以通过批评他们的言辞来引导,对于审美不足的人可以通过批评他们的艺术品味来引导,对于治理不足的人可以通过批评他们的政策来引导。因此,三诫其口就是对别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警告。
谨言慎行下一句是君子之道。出自老子《道德经》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改编而成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君子三缄其口,要敏于言而慎于行。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为了自己逞口舌之快,什么都敢说的人,必定对所有事物,心无敬畏,这样的话“祸”也不远了。
行必有方。
"言语密行,行必有方。" 意指言行一致才能使我们的行为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通过言语和行动的密切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并以正确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下一句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洞察到保密的***。心中有了好打算,新点子,在没有实施取得成功之前,尽量不要广而告之,否则结果,往往会无疾而终。
《论语·里仁》中也同样告诫我们要“讷言敏行”。
脑瓜一时蹦出的点子,想法,具有突发性,由于大脑处于极度兴奋当中,对于不利因素,以及所面对的困难往往会考虑不周全。
自认为想法创意很完美,激动得睡不着觉,心里憋不住,逢人便夸夸其谈,结果,认同的会恭维两句;不认可的觉得你很幼稚;嫉妒你的提前处处给你埋雷,使绊;别有用心的,不声不响中偷走你的创意,先行一步。生活中,如事事言辞大于行动,百害而无一利。
言必行,行必果”。出自于孔子的《礼记・中庸》,指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
《论语》中相似的原句为:“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据《说苑。敬慎》载,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 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
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
大概这给孔子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所以孔子在谆谆教诲***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后来人们便以“三缄其口”比喻“慎言”了。
人们常用的“缄默不语”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题名: 三缄其口 所属朝代: 汉代 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
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解释 缄:封。
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
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相关例句 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