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愠出自于哪里,不知不愠出自于哪里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08-27 5 0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在阐明什么?

人不知而不愠:“知”在古代汉语里,除了相当于 “知道”、“知识”外,还经常与“智”字通用,相当于“智慧”。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即为聪明、智慧之意。“人不知而不愠”的知,既可以作“知道”讲,也可以作“智慧”讲。别人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你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于《论语》第一章,其意思是指”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与不明智的人相处,我也不烦恼。

这句话被孔子提出来,是因为孔子一生就是被别人不理解。他周游列国,常遭冷遇,不为当权者所知所用;他的行为,也常被人讥笑,不为普通百姓所了解。孔子的有些***想不通,问:“为什么人们不了解夫子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只求努力学习,以求把握天命。

不知不愠出自于哪里,不知不愠出自于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时,问题可能出在沟通,或许需要做些解释、疏通的工作,而有时则需要耐心的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锋芒使你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不磨平你的角,别人也会折你的角。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问题呢?

不知不愠出自于哪里,不知不愠出自于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阐明了别人不知道,而冤枉了自己,委屈了自己的事情,自己不生气,也不恼怒,这不就是君子的作为吗?当然,这是需要有很好修为的人,才能够做到的。

现实生活里,许多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不也就是因为当事人的一方知道情况或真相,而另一方不知道真相,最后产生了矛盾吗?

正常人走在路上,也许还会被路边的狗追着咬!但是有智慧的人,难道也要去咬狗一口吗?

不知不愠出自于哪里,不知不愠出自于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与人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一家人中的父母、爱人、子女、甚至是亲属、同事、朋友......,都可能因为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同,或者因为个人的学识、人品、技能、眼见、格局等等先天后天的禀赋智慧,这些不同,从而有种种思想上、行为上的差别。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世间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不闹矛盾的家庭,社会上更是如此,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凡事不能用自己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要求一切。

比如说,所谓的“三季人”,那就是比喻:永远过不到冬天的人,所以他不可能知道雪的存在,并且是什么样子的东西!那你去跟他争论四个季节的事,那就是毫无意义的了。

知道真相又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情况:

主观上是因为智慧不足,而无法理解事情、事实的层次或者真相。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不知者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从《论语》到《大学》,实是一个学为始终。

学成君子,以前言往行为参悟,就离不开习传和与友切磋,

其结果则是一个君子!不知谓传未习,不愠谓乐交友,

不自以为是以不得为得,

时时刻刻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明。

由此推及开来,君子之学无非

仁义礼智信

有君子之学就有君子之国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语出《论语·学而》,意为对于别人不理解的事物及行为而不去耻笑、谴责,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即仁爱。

孔子约三十岁时,因学有所成,常有前来问学之人,孔子从未因他们贵贱、贫富、智愚而有所别,均都耐心详尽的予以解答,而且因材施教,尽可能的发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各尽其才。

孔子从五十五岁起周游列国,想要推行其仁政、德政的主张,虽风尘仆仆、历尽艰辛但终未能如愿,期间曾遭受了无数的迫害和嘲讽,但他对嘲笑和讥讽者从不怨恨,而是以宽容之心待之。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人不知而不愠”的处世之道。

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尚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今人更应有如此气度,以谦逊、尊重之行为待人,不因身份、地位而有所别,此人方可称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