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当年有十首旧词,歌唱青山翠绿,一览无遗。 出自:《杂曲歌辞·杨柳枝》
朝代:唐代 作者:孙鲂 原文: 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
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
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
一、本文论述
韵律源自于文学,韵指韵脚;律指格律。
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句末押韵的字,一首韵文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这叫做押韵,因为押韵最后一个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
格律是指诗、词、歌、赋曲 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格,通俗来讲就是格式、格局,即音律,主韵。
韵律,讲究同声反复,回旋呼应。广义的韵律即有抑扬起伏,又有回旋呼应的展开的形式。
摄影中的韵律美来自于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的回旋的展开,他有一种天然呼应和延伸性。回旋是韵律的主调和基础,展开是韵律的形式和生命。因此韵律又被称为回旋展开的艺术。
二、摄影作品如何表现韵律
1、利用线条的节奏,具有间隔的秩序性,形成作品的韵律。曲线条、律动线条、特别是s线条,具有重复的节奏就形成了韵律。
2、各种形体的重复性,间隔的秩序性;呼应和延伸性,回旋的展开形成韵律之美。
3、色彩,影调的明暗的回旋的展开,相互呼应,延伸拓展形成作品的韵律之美。
摄影的韵律就是光与影的旋律,没有韵 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
摄影的“韵律"又称“影调",“影调"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用音乐元素来比拟摄影这种利用光影变化而构成的画面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
朱自清《荷塘月色》用音乐形容光月:“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听觉形象——小提琴曲,来形容视觉形象——荷塘中的月色,其作用主要是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使观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于摄影的韵律而言,这也是精到的描述。
而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使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所谓的摄影***,就是用镜头和光影做游戏的人。
个人认为,要使自已的作品有韵律,“功夫在诗外”,:一要多学多看,比如读美文,观诗画,体悟大家作品。二要精通相机的运用,懂得光圈和快门的完美结合。三要有天赋和艺术修养,没天赋的人只能拍出“标准"的作品,永远也拍不出有韵律的作品。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你不懂你可以问我呀!
想用摄影作品表现“韵律”,需要怎么做呢?
想用摄影作品表现“韵律”,需要怎么做呢,怎么能拍出韵律感呢?
一,找到有规律变化的对象,发现韵律感。
二,利用画面直线元素加上光影形成韵律感。
三,利用画面曲线元素加上光影形成韵律感。
首先,发现韵律是基础。
注意,并不是把有韵律的拍摄对象简单拍下来,就能获得有韵律的作品,也就是说,作品的韵律与拍摄对象的韵律不绝对是一回事。
摄影者提炼出拍摄对象的韵律,并形成全画面的规律或秩序,减去不是这个秩序的东西,才能造就有韵律的作品。
其实,说也白说,这个真的要靠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