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青柠檬,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诗是人创作的,而诗又是诗人思想情感、人生境遇、时代背景的再现。所以,《夏日绝句》当然是根据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境遇、思想情感所创作的!
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迎来了它最耻辱的一年。由于皇帝听信奸相蔡京,重用宦官,搞得名不聊生,各地暴发大规模起义,日益腐朽的北宋***变得弱不禁风。就在这一年,金国看到了羸弱不堪的北宋,决定南下击之。此时的宋朝几乎没有抵抗之力,最终徽钦二帝、连带众多嫔妃被掳走,史称“靖康之耻”。
此次事变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举国南迁。《夏日绝句》的作者李清照原是山东章丘人,北宋灭亡后不得已跟随丈夫赵明诚一同南迁。此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出任建康(南京旧称)知府。
古今第一才女:李清照,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面对山河破碎,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无能为力。谁让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抒胸臆,做人要做人中龙凤,死后也要做鬼里面的老大。
诗人的人生境遇
李清照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父亲有很多的藏书,从小耳渲目染,在文学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早年生活惬意,无忧无虑。“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还常常记起到溪亭游玩的那天傍晚,由于太过沉醉于周围的美景,竟然忘记了回家的路;由于时间太晚,不小心闯入的荷花深处。多么惬意的一幅画。这是李清照早年生活的写照。
然而,好景不长,金兵南下后,举家南迁。迁到健康定居后,建康城里发生了一起叛乱,身为建康知府的丈夫却临阵脱逃。此时此刻的李清照,不仅为国家感到耻辱,更为丈夫感到耻辱。
路过乌江时,李清照作下这首五言绝句《夏日绝句》,以当年自刎乌江的项羽来讽刺当今的皇帝和自己的丈夫。
诗人的思想情感
结言
了解了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境遇、思想情感后,对于《夏日绝句》这首词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就很好理解了。作者创作这首诗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一是表达对丈夫临阵脱逃的不满,二是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第三点也可以说是诗人借诗发泄自己的情绪罢了。可以说是具有作者这种情感的人就能想到的创作,当然,怎么创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清照一生写尽闺中怨情、相思之苦,可以说妙笔生花,被奉之为"婉约派"词人大家!
那么她又怎样写出一首充满豪气冲天的、全无女儿气的、大丈夫伟岸的、励志佳作?
先看一下她写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绝句借古喻今,抒发心中之悲愤,语出惊人,直抒胸臆,透出男儿英豪之气而又充满慷慨之悲壮。
生的时候就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死了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见她爱国之心,跃然于眼前!
她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呢?
自古至今,只要不是抄搬,差不多所有能被读者口诵心惟的好文章都是在特定时代以及时间背景、心理环境下,根据作者思维状态创作出来的,《夏日绝句》也如此。
诗句的出处
诗作者李清照,隐隐有“千古第一才女”誉称,她在词调中的造诣绝对可称作古今大家,作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很多词句常被视作经典,甚至现在的***剧名也直接引用其名句。可见其词句的经典程度。
不过李清照的诗句留存并不算多,很多散佚。可能大家最为熟知的便是这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的19***年新一版)《易安诗全集》文写到,本诗的题为乌江,而《绣水诗钞》中题作为《夏日绝句》,
文引《诗女史》卷十一、《彤管遗编续集》卷十七、《名媛诗归》卷十八、《历朝名媛诗词》卷七、《绣水诗钞》卷一、乾隆《章丘县志》卷十二。《彤管遗编》、《名媛诗归》、《章丘县志》、《绣水诗钞》题作《夏日绝句》。
《诗女史》作者明·处囊斋主人,文中是以乌江绝句作为诗首的,绣水诗钞是清朝作者,提出这仅为探讨,因为诗题以及题注本身便为诗句的一部分。
诗作的创作背景
李清照除了诗词才情,被人熟知的还有其与夫赵明诚的三十年感情历程。而她所处的时代,可谓兵祸不断。1127年,宋朝徽宗钦宗二皇被掳,这边是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而其夫赵明诚在其仕途上也不顺畅,在江宁知府任上一年,下属兵变叛乱,而赵明诚弃众而逃,以一根绳子从城墙下逃脱,因此被罢官。而对于夫君的这种行为,李清照很是在心里气愤鄙夷。虽然未明言,但从此之后夫妇感情就此疏远。
不久赵明诚又或起用,接任命赴湖州任知府,而此时宋朝属地依旧局势很乱,李清照及赵明诚的很多藏书被兵火毁失。
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二人深知此去一路艰险,随时会遭受兵乱,而赵明诚曾经的懦弱已经在李清照的心里留下了阴影面积。
1129年,他们在去江西的逃亡路上,因为曾经的嫌隙,二人一路无语。路过乌江时,李清照面对滔滔乌江水,想起昔日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心潮澎湃的诵念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传世名句,之后,赵明诚也在当年因忧、病而亡。
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入姑熟,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金石录后序》-李清照
诗句赏析
李清照虽为女子,但正是因为之前的国仇家事,这才让她在渡乌江时作出此等豪迈英雄的诗句。诗句中一股浩然正气贯穿始终,诗人用昔日项羽宁做乌江鬼,不负江东人的英雄气概,来讽刺当时宋朝统治阶级以及夫君的畏缩。由此可见,当时李清照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其忧国忧民之心也不输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