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格物致知什么意思,格物致知君子不器

tamoadmin 日常成语 2024-09-21 1 0

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致:求得。出自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是古人一生修齐治平的追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与致知是相互相成,相互促进的。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与《中庸》思想是否矛盾?你怎么看?

许多人在解释“格物致知”时都只是片面从字意上理解是探究事物的道理以得到知识,未免矮化了圣人的智慧。

格物致知语岀大学,大学是治国理政的经世之学,仅仅只是“得到事物的道理”就能治国?自然不行,那究竟圣人要我们知道什么道理才能治国?

君子格物致知什么意思,格物致知君子不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是阴阳,就是“道”,也就是説“格物致知”就是在告诉我们“穷究事物阴阳的道理才能得到道的真理”。

如此理解就能与老子所提倡的无爲,孔子所説的伦常,以及中华文化主轴“易”和圣人主张的“中庸”不谋而合。



所以“格物致知”的目的就是悟阴阳,执政者懂得阴阳就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规律,懂得平衡阴阳就是中庸。 中的前提是和。

君子格物致知什么意思,格物致知君子不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和是各保有阴阳的不同,和是制约阴阳被合化,和是阴阳共好。


庸,从庚、从用,庚是秋天之意,属金,以秋实作变动去用,而达到可以或行的结果。

先有了中的平衡,接著就要“剪裁、取舍”,庚金就是剪刀,用庸的取舍保持中的持续平衡,就是中庸之意。

君子格物致知什么意思,格物致知君子不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以格物作修持自身悟阴阳的方法,以中庸作经世治国用阴阳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格物致知,是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方法,是分类、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庸,是为人处世的态度。这就是两个领域的不搭界的事情,怎么能冲突?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高抬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

圣人之道无二,故圣人无二,故儒释道三教合流,本为一家。

真理统称为“道”,即自然规律。

神即是道,道法自然,如来。

因为道亦艰深,所以古人小时候要背记,以致终身不忘。然后在成长中丰富,在阅历中体悟。

这本身也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最好的结果就是体悟到道,知行合一。

最终,天、地、人,合而为一。

不格物何以致知?知之不至何以明乎善?善之不明何以为中?中之不定何以为用?所以格物致知是中庸的基础,中庸必须以格物为前提,两者完全不相矛盾。

格物致知可不是为了学习普通的知识这么简单。古人仰观俯察、格物致知,一是为了弄明白万物的共同属性从而理解上天创生万物的根本目的,进而顺承天意以确定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二是理解上天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管理万物的、是运用怎样方法实现其目的的,进而效法上天用同样的普适方式去有效地实现人类的目标。

我们伟大智慧的祖先将他们观察思考的成果记录在册,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诗》、《书》、《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等各种经典。因为老祖先的努力付出,后人本可以学而知之执而行之,奈何却视之为糟粕、弃之如敝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运用哪些俗语谚语?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只不如足见之。

--刘向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 纸上得来终觉醒,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列宁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