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张郃二人都是投降了曹操,张辽是公元198年降曹的,而张郃是公元200年降曹的,期间相差了两年,其实这个倒也影响不大,毕竟曹操“唯才是举”,只要两人都有出色的能力,相信在曹营都能一展所长,叱咤风云。不过张郃相比于张辽确实略逊一筹,至少在曹操时期,张辽可以说是叱咤风云,而张郃则是默默无闻。当然出现这样的结果与二人的能力差异有关,然品性差异我认为更是关键。
能力对比
张辽相比张郃,他要早降于曹操两年,那么在这两年间,张辽有突出的表现吗?有,那便是降服昌豨。这件事是张辽与曹操族弟夏侯渊一起去办的,时二人围困昌豨于东海数月,由于粮草耗尽,主帅夏侯渊一筹莫展,本想召集众将商议退兵。然张辽深知昌豨被围数月,也难以继续支撑,于是***独自去找昌豨洽谈,后果真招降昌豨,立下首功。时张辽降曹不过两年便立下如此大功,反观张郃降曹,则在短时间内作为不大。
再说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一事,当时张辽和张郃皆随军出征,在曹军行至白狼山时,与乌桓大军相遇,时曹营诸将皆劝曹操暂避敌军锋芒,唯独张辽力劝曹操迎战。《三国志》记载:
此战张辽奋勇当先,不但大破乌桓,更将乌桓首领单于蹋顿斩杀。此战足见张辽果敢骁勇。
最后说说二人在抵御外敌方面的成就,张辽前期因功绩卓著,故深得曹操信任,被任命为镇守合肥,抵御东吴的主将;张郃则是被曹操安排与夏侯渊一起驻守汉中,成为了负责抵御西蜀的二把手。张辽在镇守合肥期间,屡次击败来犯的东吴大军。公元215年,吴主孙权率军十万强攻合肥,时张辽城中守军不过七千余人,然张辽凭借自己的勇略与果敢,趁孙权大军立足未稳,亲率八百死士夜袭吴军,大挫吴军士气,后孙权强攻合肥数十日不下,终败撤。
反观夏侯渊与张郃防御西蜀,在公元215年,张郃在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公元219年,蜀军一举攻占汉中,魏将夏侯渊兵败身亡,张郃率残部屯兵于陈仓。魏国东西两面的防务,高下立分。
能力是一方面,机会也其中一个因素。
张辽是在官渡之战前归降的曹操,而张郃是在官渡之战时归降的。虽然两人是在同一年降的曹操,但一先一后时间,在机会的获取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官渡之战,曹操大胜袁绍,就在这时,东海太守昌豨再次反叛,于是,曹操派大将夏侯渊和张辽一同前往平叛,历经数月,粮草殆尽,众将都认为应该退兵,但张辽通过观察,昌豨并没有趁曹军势弱而发动攻势,他认为昌豨心里摇摆不定,因此,他力劝夏侯渊延缓退军,并孤身前往昌豨营中,力劝昌豨归降。张辽刚毅果敢,料敌雄断,受到曹操的赏识和重用。
而此时官渡之战刚刚平定,像张郃这样刚刚归降的武将,曹操必定会留在身边观察。
在随后,追讨袁谭、袁尚兄弟,曹操给了张辽和张郃同样的机会。张辽独领一军,攻打阴安、常山等地,张郃独领一军,攻打雍奴、管承,二人都获得了胜利。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重视人才的人,他会让每个人都获得机会,获得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白狼山。
袁谭、袁尚见曹操势猛,于是投靠了乌恒,曹操率领大军征讨乌恒,在白狼山,曹操率领的先头部队与乌恒主力相遇了。当时众将士力劝曹操等待主力部队,同时,又担心敌军主力人数众多,双方悬殊。唯独张辽劝说曹操,趁乌恒阵势不整,突发攻势。曹操十分欣赏张辽的这种斗志,于是,将大军的指挥权交与张辽。张辽率军突击,大破乌桓军队,并临阵斩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白狼山一战,曹操收复胡、汉降者二十馀万。也正是这一战,张辽彻底超越张郃,成为曹氏军团除夏侯、曹家本家将领外的第一将军。
赤壁之战后,张辽驻守合肥,张郃则跟随曹操前往渭南,征讨马超、韩遂、张鲁,原本这是张郃扬名立万的机会,张郃也确实没有让曹操失望,在征讨张鲁的战役中立下了大功。
然而,在征讨张鲁的过程中,远在合肥的张辽,以八百精兵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威震江东。两厢比较,张郃在巴中立下的军工,就没办法与张辽相提并论了。
张辽、张郃一生都在为曹魏南征北战。但是张辽在三足鼎立时期防御东吴入侵可以说是独当一面,而张郃在防御蜀汉方面比照张辽可是差了许多。
张辽逍遥津一战成名
孙权数次起兵攻击合肥,防御的都是张辽。而张辽威震江东也是防御孙权入侵时打的一场漂亮的防御战。当时合肥守军只有七千余人,而孙权攻克了周边的郡县十万大军集结于合肥城下。张辽等人按照曹操的锦囊秘籍,趁孙权大军立足不稳的时候以八百壮士奇袭孙权大营。虽然这八百壮士损失惨重,但是也成功的打垮了孙权十万大军的士气,导致孙权十万人十几天都不能攻下七千余人防御的合肥城,无奈孙权只能退军。又因孙权在退军时指挥不当,让大军先行渡江,孙权只留千余人断后张辽果断出击差点生擒孙权。因此张辽威震江东,有民谣传諕杀江南众小儿,张辽名字透深闺。才闻乳母低声说,夜静更阑不敢啼。
张郃没有成名战
每位武将都需要一场成名战,将自己的威名推至巅峰。张郃虽然也是五子良将之一,但是在历史中却没有找到成名之战。官渡之战时,张郃在袁绍阵营被小人陷害,怕被袁绍治罪率军投降曹操,而后诸多战役都没有能提现张郃个人能力的***。
汉中之战时还受到牵连,被蜀汉打的屡战屡败,但是曹操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拜张郃为帅抵御蜀汉,但是后期张郃的待遇只能为将却不能为帅。虽然张郃勇猛善战但是比照张辽、徐晃二人,张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总结:按照曹操为人善用的性格,张郃的能力还是不如张辽。张辽可以独当一面抵御东吴,而张郃在抵御蜀汉方面几乎没有做过主帅。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话怎么说呢?不能说能力问题吧,可能因为张郃的知名度不够,虽然两人同为曹操的五良将,可是张辽毕竟加入曹操阵营比较早。当时曹操讨伐吕布,吕布死后。张辽就投降了曹操,而张郃却是在后来的官渡之战临时加入曹操,说好听点,叫弃暗投明,说难听点,叫背主。毕竟张辽是在吕布死后才投降的,而张郃呢?却是在官渡之战大败后,不得已投降曹操,而当时袁绍还没死,他的冀青并幽四州仍然还在,实力还是有的,在这个情况下,张郃的名声并不是十分好听。
有人就不服了,难道就因为这一点,张郃就不能像张辽那样叱咤风云吗?不,张郃缺少的是像张辽那样的机会。当初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却北方,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在南方的布局,在合淝留下了张辽,这等于是说整个合淝地区由张辽说了算。之后大家都清楚,孙权想携赤壁大胜的态势准备北攻,不过很可惜遇上了张辽。
逍遥津一战可以打出了张辽的威名。孙权满怀信心地率几万兵马攻打合淝,却在张辽下功败垂成,这证明了孙权的军事能力不咋地。要知道当时张辽只有数千兵马,可即使如此,孙权依然还是败了,自此孙权将目光转向了荆州。至于张辽,是一直守着合淝。
由此可见,张郃在威名上还是不如张辽,毕竟武将排名最简单,以谁立的军功多为标准。
张郃在三国的后期才着重的描写:以夏侯渊为主帅,以张郃为副将率兵和刘备在定军山大战,夏侯渊在两军阵前被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斩杀,张郃一边低挡刘备的大军一边组织魏国的军队有序的撤退,这次大战显示出了张飞临危不乱的组织能力;最主要的是张郃在街亭把马谡打得大败,使得诸葛亮的大军丟了街亭要地不能北伐,只得无功而返。使诸葛亮的北伐***受挫,这是张郃的最大的战绩。
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
功败垂成 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半途而废,只欠东风千万人的失败,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便终止着不做了。
——[英国]莎士比亚,当你失败了,就把它作为人生财富;成功了,就是财富人生。
——周立波《壹周立波秀》
1、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无人叹微管!——宋·陆游《读书》
全诗:古人已死书独存。吾曹赖书见古人。后之视今犹视古,吾书未泯要有取。贾生痛哭汉文时,至今读之有余悲。魏徵嘻笑封德彝,生亦岂责绛灌知。穷秋风雨卧孤馆,万世悠悠百年短。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无人叹微管!
2、成功由积累,中休犹不可,况本无基址。——宋·陆游《感遇》
全诗:我以善勉汝,汝谓出訾毁;置之不复言,意又不能已。为善如筑台。成功由积累,中休犹不可,况本无基址。未言破万卷,日且读十纸,学虽在力行,要是从此始。
3、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唐·高适《塞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