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知松柏
黄庭坚诗作
岁寒知松柏 [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同名诗作,汉语词汇。意为: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常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常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中。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岁寒知松柏
作者
黄庭坚
创作时期
北宋
《论语·子罕》上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雕,通“凋”,凋零。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在这里岁寒的意思是:比喻污浊的社会或艰苦的环境。
“岁寒”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读音suì hán,汉语词语,意思是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喻事情的终极,喻困境,乱世。喻忠贞不屈的节操(或品行)。
意思是孔子说:“(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谢的。”此译文将“后凋”译作“不会凋谢”。并且注释说“后,古意为不”。
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摘自《论语·子罕篇》
2.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3.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七》
4.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出自宋代王禹偁的《官舍竹》
岁寒出自《秋色赋》
出处: 唐·黄滔《秋色赋》: 松柏风高兮岁寒出,梧桐蝉急兮烟翠死。
岁寒,读音suìhán,汉语词语。 岁寒的解释: 一年的严寒时节。 喻事情的终极。 喻老年。 喻困境,乱世。 喻忠贞不屈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是:到了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耐寒,凋谢得晚。这句话用来比喻只有经过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松柏:常绿乔木,喜温抗寒,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南部及华东地区,亦常用作园林作观赏树种。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