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精神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基本释义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意思就是说人家根本就不害怕自己一个人,就是特别会和自己相处一个人的时候不孤单,但是和别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也可以和别人融洽的相处在一起,这种性格的话,我觉得也是比较好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遇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希望你能勇敢的活下去。
呵呵,学思想道德修养这一部分吧,很简单,就是自己独立时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别人不在的 时候也要严格谨慎严格自律,不违法道德不放纵自己, “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你在用手机上网啊,我没有钱哈哈
“慎独”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儒家发展为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在荒郊野外时就随意摘无人看管的水果和蔬菜;有人官做到一定地位时就失去自我约束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白天是人,晚上是鬼。上班时道貌岸然,八小时以外出入声色场所,花天酒地。这就背离了慎独的初衷。
慎独就是指做事处处小心,居安思危。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严格要求。说白了就是要自律,不忘初心。只有这样,人才不容易犯错误,做事也容易成功。
成功之后戒骄戒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才能保持长***展,平平安安,做到善始善终,立于不败之地。
始料不及[shǐ liào bù jí]
汉语成语
始料不及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ǐ liào bù jí,意思是已经准备好了,但是面对时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令人措手不及。指事势的变化发展,是起初意想不到的,没料到的。出自《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