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晋书·杜预传》。
“势如破竹”原指形势如同劈竹子一样,劈开上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口裂开了。后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状语;多含褒义。
意思是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势如破竹与“势不可当”有别:势如破竹侧重于形容进程快;“势不可当“侧重于形容力量强。
意思就是形势的发展就像劈竹子,头几节劈开后,下面各节随之直裂到底。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
引证
南朝·陈·何之元《梁典总论》:遂使侯景被吾甲而寇王城,驱我入而围天阙,势如破竹,易若转圜。
形势就像劈竹子。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 齐,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 宋· 王懋《韩信之幸》
引用解释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后因以“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帝未决,使人諭指於 弘肇 ,曰:‘兵已及此,势如破竹,可进不可退。’”《水浒传》第九九回:“ 关胜 等众,乘胜长驱,势如破竹,又克了 大谷县 。”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九:“上万农民拿起武器,势如破竹,不管 潘一豹 有多大力量,也抵挡不住了。”亦作“ 势如劈竹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曹操 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
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解释: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