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狐直笔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2、不知丁董。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汉吕布曾事丁原、董卓,皆叛而杀之。后曹操缚吕布,又欲缓缚,刘备乃以前事相警告。后比喻不知前车之鉴。
除了董狐,还有齐国太史三兄弟、南史氏,北魏崔浩、唐朝吴兢、南宋袁枢。
齐国太史三兄弟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崔杼,齐庄公与他妻子棠姜私通,棠姜本来是棠公的妻子,结果棠公死了,崔杼发现棠姜貌美就娶了她,棠公和棠姜的儿子棠无咎就成了崔杼的家臣,后来齐庄公将赐予崔杼的帽子赠与他人,崔杼气愤就联合棠无咎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弟弟杵臼(齐景公)为君,自己为右相。
齐国太史就记载了这事,崔杼杀了他,他弟弟继续写,又被杀,还有一个弟弟接着写,崔杼就没杀了。
齐国南史氏
这和上面的太史三兄弟同为齐国史官,听说太史兄弟被***,抱着竹简赶来,要前赴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史册,见太史的三弟已经据实记载,才返回去。同见《左传》
北魏崔浩
《魏书崔浩传》中记载,崔浩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命修撰北魏史书《国书》,拓跋焘叮嘱要“述成史书,务存实录”,崔浩“秉笔直书”,***纳著作令史闵堪和郗标的建议,写下了前奏符坚灭代(北魏初期称代)时,生擒代君拓跋什翼犍,并将后来成为北魏开国之君的拓跋圭流放到蜀国的事实。又写了拓跋什翼犍娶了儿子拓跋圭媳妇贺后的事,后来符坚生擒什翼犍时,以为什翼犍孙子是他儿子,整出了笑话,实在不光彩。
写完后,崔浩又把《国书》刻石立碑立在郊外路旁,供人们浏览,结果拓跋焘震怒,崔浩惨死,相关人员共死了上千人。
唐朝吴兢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中记载,武则天有两个宠臣张宗昌、张易之,他们诬陷魏元忠有谋反言论,并诱逼时任凤阁舍人的张说出面作证。张说无奈,只好答应。宋璟劝说他要如实禀告。结果,张说良心发现,魏元忠被免于一死,流放岭南。
后来张说升任宰相兼修国史,看到了吴兢编写《则天实录》中关于这件事情的内容,故意借死人苛责他,要求他修改。但吴兢拒绝,表示,“***如顺从您的请求,那么这部书就不能算作正直的笔法,怎么能够让后世相信呢!”
南宋袁枢
《宋史袁枢传》中记载,袁枢为人正直,担任国史院编修官时,负责撰修《宋史》列传。北宋哲宗赵煦时期有个“奸相”叫章惇,他的后人找到袁枢要求对《章惇传》加以修改美化。袁枢直接勃然大怒,“章惇为相负国欺君。我是史官,记载的原则是不隐瞒,宁可对不起老乡(章惇后人是袁枢老乡),不可对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评论!”
虽然有不少皇帝出于种种目的篡改历史,甚至***,但后代不少史官仍能秉笔直书大致还原真实情况,前仆后继的不仅是生命,还是他们的气节。
董狐直笔
【意思】: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1.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2. 董狐直笔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3. 董狐之笔 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