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汉语成语,拼音是shé zhàn qún rú,意思是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自《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舌战群儒是三国时期经典故事
诸葛亮为联吴抗曹,只身过江东说服孙权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轮番责难,诸葛亮展现高超智慧结合当时形势据理力争,众谋士哑口无言。最终促成孙刘结盟抗曹!
舌战群儒的主要内容:
话说曹操与刘备的军队发生战争,刘备在曹操的大军之下一路溃败,甚至丢失了荆州,而曹操挟雷霆万钧之势,兵临江东,迫使孙权投降。
在此危难之刻,东吴的群臣却分为两派,文官主降,而武官主战,孙权对此犹豫不决。诸葛亮为了缓解刘备的困局,希望联吴抗曹,于是在鲁肃的引荐之下来到了江东,希望说服孙权坚决抗曹,但是此行却遭到了东吴主降派的一致反对。
在一场辩论当中,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群臣,不断贬低刘备夸赞曹操,指出曹操的军队无法匹敌只能投降。但是在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辩论之下,主降派的官员一个个哑口无言。
这场辩论使得孙权下定决心坚决抗曹,而且也缓解了刘备当时的困局,这就是舌战群儒的典故。
“舌战群儒”这个成语指的是一个人在言语上与一群学者进行激烈辩论,最终以口舌的灵活运用和高超技巧战胜对手,在言论上占据上风的场面。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表示个人能够依靠着口才、辩论技巧,在言语上的竞技中战胜一群学者,最终在这场舌战中获胜。
舌战群儒
shé zhàn qún rú
成语解释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