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捞月》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成语,比喻做事没有实际可能和现实基础。
故事的主人公是古代中国的一位愚蠢而自负的人。有一天,他看见月亮的倒影投射在水中,他以为月亮掉进了水里,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冲进水中,试图捞取月亮。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月亮的倒影仍旧离他很远,他永远无法捞到月亮。最终,他只是白费了很多力气,却一无所获。
这个成语通过故事告诉人们,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味地追求和努力也无济于事,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它提醒人们要理性思考和评估,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空想当中,要注重实际情况,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月亮下点油灯——多事
站在河岸捞月亮——白搭工
正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
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竹竿打月亮——挨不上
初七八的月亮——半边阴
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
大年三十盼月亮——痴心妄想;妄想
对着月亮攀谈——空话连篇
关于月亮的成语故事有很多,例如“水中捞月”相传有一群猕猴在玩耍时发现了井里月亮的倒影,觉得是月亮死了掉入井里,害怕一到晚上就是漫长的黑夜了,认为应该把它捞出来,于是猕猴们一只一只地抓着上面一只的尾巴组成了一个链条,终于最下面那只小猴到了水面却怎么也捞不起月亮,而树枝因为承受不起猴群的重量突然断了,猕猴们都掉入水中了。这是一个记载在佛教典籍《僧祇律》中的故事,佛陀用这个故事比喻那些自以为是、不辨是非害人害己的人。如今,水中捞月已被用来表示徒劳而无功。
关于月亮的歇后语也很多,例如爬上梯子摘月亮一一够不着、初二三的月亮一一不明不白……
夜幕降临了,我们的世界披上了黑色的披风,只有一轮明月在上空照亮,我来到窗前,凝视着这轮皎洁的明月,思绪万千。(嫦娥奔月)便是中国关于月亮最有名的神话故事。几千年来许多诗人对月亮吟诗作对,不仅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还留下关于月亮的很多歇后语:猴子捞月亮—— 一场空,癞蛤蟆吞月亮——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