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诗有起承转合,那么楹联有吗?
。。。。
前言
起承转合指的是章法,如果一副对联只有简单的两句话,谈不上起承转合,但是长一点的对联也是有讲究的。
一、昆明大观楼对联
上联从空间写起: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上联以景物为主。
下联从时间写起: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写的多是历史, 抒发的是古今之感慨: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长联和诗词类似,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
二、浮山嵌名联@老街味道
上联:浮云变幻,白衣苍狗,胜迹又遥临,看几回,潮落潮生?待:西辞泰岳,东巡瀛岛,北探蓬莱,南访琅琊;知此地:一方乐土,三面烟涛,竟育成:千古淳风,万家灯火。
下联:山色有无,曲径危峰,闲情更凭吊,数多少,人来人往?忆:秦赚田横,明逐德清,晋归法显,唐迎太白;叹英雄:四海丹心,***法雨,终留下:半丘荒冢,些子文章。
长联篇幅较长,要包含更多的内容,必须有景物,有感情、有故事。无论是诗词、散文、长联经常看到谈古论今的内容。
结语
对联一般短小,但是长联和诗词其实差不多,上面的两幅对联可以看作没有词谱的填词,一样要有立意、要讲究句法、章法。
@老街味道
我们知道,诗词有起承转合。清代学者刘熙仔载说,起承转合。
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
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
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起合也。
起承转合之间,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就是所谓的首尾呼应。
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
这就是所谓上下勾连,一脉相承。
我们姑且美曰其名为:狗链子。
起承转合,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严密着逻辑性。
先看一副例联
朱元璋从小就是放牛玩,没上过学,为什么后期能够写那么多诗词,其实朱元璋虽然没有条件上学,但是其一直未放弃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未起义之前,朱元璋在地主家放牛的时候,和徐达是好朋友,徐达上私塾,朱元璋经常在私塾窗外偷听偷学,而且还让徐达给其讲解,虽然学的不多,但是其毕竟有所收获。
2. 在朱元璋四处流浪要饭再次回到皇觉寺这个期间,其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看过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拓了视野。
3.在其参军阶段,其在郭子兴手下,其是一个有心的人,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郭子兴帐下他是一个有心人,有目的的学习和识字,掌握了基本的文字。
朱元璋墨迹
4.建立***之后,其已经是国家的一把手,如何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求皇帝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对于朱元璋是一个软肋。朱元璋开始了他的重点求学之路,其安排专治大臣给他传授知识,并专门组织进行学习讨论。同时,朱元璋在处理公务之后,其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其“戴星而期,夜分方寝”,其为了读书而日晏忘餐。其请的大臣都是最有才有德的,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正是因为自己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朱元璋特别注重教育,其将教育纳入地方官的考核内容,而且是一票否决的。同时其对国子学的要求很高,这都说明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生活阅历是创作诗词的根本,经历的岁月是一本无尽诗书,人在苦难中成长,成为一代伟人帝王,如果没有风雨严寒和有一颗上进的心是干不出大事业,如果没有敏锐的思维也成了不诗人写不出好诗,就算没上过学,也会空余之时读书,上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诗,但没上学的人想写诗一定是生活阅历的再现……!
凡是非凡的人物,除了从娘胎里带来的非同一般的天资外,还有后天很高于人的意志力。
朱元璋从小是很穷,但不能代表他就是个糊涂虫。龙非池中物,终有冲天时。小朱投奔了郭子兴之后,受到了郭的赏识,他聪敏的脑袋意识到自己将要从此改变命运,世界要重写历史了。于是很注意修身的事情,因为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是治国的开端,治国才能有平天下的机会。他和郭子学认字学本领;后来,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成了家,又和马大脚马氏学习。聪明又有志向学,没办法,学而会,会而精。后来当了皇帝后自然会批阅奏折了,万几在念,百务盈心,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传说,朱元璋举行登基大典的那个早上,听到了公鸡打鸣,心里很是感慨。他觉得自己半生辛酸与劳碌,终于有了回报,好像人生的黑夜终要过去,终于看见天亮了,这公鸡是专门叫给自己的啊。于是,在大殿上,朱元璋,看着百官俯首,四海咸服,一时兴起,作了一首《公鸡报晓》诗。他慢悠悠,有些结巴地吟道:“公鸡一叫撅一撅,公鸡两叫撅两撅”,两句之后就停下了,好像没词了。底下的百官,听了这两句诗,心里都泛了呕水,这是什么诗啊,诗可是雅言啊,什么鸡啊撅***的,太俗了。心里为他捏把汗,别作诗了,太丢皇帝的脸了。可是朱元璋还要继续作诗,他坐在宝座上,猪腰子脸下方一张阔嘴,干净利落毫不结巴地又作了两句:“三声唤醒扶桑日,扫遍北斗盖晓月。”台下空气刹那凝固,三秒寂静,旋即呼声雷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不一样的诗人情怀
在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朱元璋应该是一位卓越人物 , 其经历更具***性。他一介布,出过家、要过饭,却推翻了横跨亚欧、不可一世的元帝国,建立了大明王朝,成就了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主,应该说是相当了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开国君主,没进过学堂读书,没老师传道解惑的白丁不但深谙治国理政之道,还能妙笔生花留下了诸多诗歌作品,不得不称之为奇。朱元璋是怎样由目不识丁实现华丽转身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
放牛偷学两不误
朱元璋小时候有个小伙伴叫徐达,人家徐达家里还算殷实,就进了私塾开始启蒙教育。可是朱元璋家里的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啊,他只能去给地主家放牛做童工了。放牛做童工的朱元璋并没有放弃读书的念头、泯灭学习的梦想,而是在放牛之际经常在私塾窗外偷听偷学。加上小伙伴徐达将自己所学合盘转达,所以说朱元璋的启蒙之路虽然坎坷,但终究算是上路了。
讨饭出家长见识
原本朱元璋就想好好在地主家里放放牛、打打工……能混口饭吃。可是黄河水患、朝廷***……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于是朱元璋就开启了到处讨饭的流浪生活了,后来又在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这一阶段朱元璋用自己双脚丈量安徽濠州、合肥,河南固始、信阳等地,看过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拓了视野,真正践行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至理名言!
造反学习各相宜
出身寒微 、 生不知书的朱元璋,在举起大旗,开启造反之路之后,更重视文化学习,更加珍惜学习机会。他作为义军统帅,随已过而立,但仍然坚持读书,从不间断,经常与幕僚中的范常、陶安等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军用学习氛围是相当浓厚。
称帝重儒兴教育
朱元璋可对没有文化,没有读书的短板有些异于常人的理解,于是在其称帝为王后,规定天下儒生要重点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还让手下将《尚书·洪范》和《尚书.无逸》两篇刻写在殿壁,供自己学习。
由此可以预见其肯定具有常人无法超越的先天智商,加之后爱学习,善于学习,实现了由目不识丁到能文能武的华丽转身。据说朱元璋留下来的诗歌也有200多首,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诗人 。下面就让我们节选朱元璋的几首诗歌,去体味其作为诗人的心境……
这个问题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里面阐述过。
朱元璋的父亲虽然是个农民,但是母亲却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他的外公参加过崖山海战,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他的外公饱读诗书,朱元璋小时候常听外公讲述宋军的英勇和元人的残暴,心中埋下了仇恨的***。
朱元璋的文化就是外公和母亲教的。朱元璋十七岁时候凤阳才遭了灾,家人才相继饿死,其实他的童年并没有那么悲惨,或者说悲惨的程度跟周围的人都差不多,再或者说他比别人还好那么一点点。
正因为识字,他才能进皇觉寺出家,才能拜高僧为师,只可惜当了三年和尚师父死了,人走茶凉,他很快被方丈赶出寺庙,云游四方,加入了明教。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很快当上了郭子兴的亲兵队长兼秘书,还娶了马大脚为妻,就是因为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