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 人浮于事的故事
人浮于事成语出处:《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现在是个贬义词,意思是机构重叠,人员过多,真正干事的人很少。不过在古代,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
此语出自《礼记·坊记》
:“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这段话是孔子说的,“食”指俸禄,“浮”是超过。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都像君子一样,宁愿推辞掉富贵,安贫乐道,那么天下就不会出什么乱子了。如果所得的俸禄超出自己的付出,那就类似于***;只有付出超出了该得的俸禄,才能称得上廉洁。
由此可知,“人浮于事”最早应该写作“人浮于食”。大约到清代,人们已不理解这个词最初的含义了,加上古代“食”和“事”同音,于是望文生义改成了“人浮于事”。
浮:超过;于:介词,在;事:“食”的本字,俸禄。原指人的才能高于所得的俸禄。后用来比喻人员过多,超过工作需要或人多事少。
读音:[rén fú yú shì]
出处:《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例句:我们这个机构人浮于事,非加以整顿不可。
近义:十羊九牧、粥少僧多、投闲置散。
组词有十年、十九、十七、十分
造句62、我家养了一对可爱的珍珠鸟。它们圆圆的小脑袋上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小眼睛,红红的小嘴儿一张一合的,十分惹人喜爱。黑黑的尾巴上夹杂着珍珠似的白点儿,我想这就是珍珠鸟得名的原因吧。我给嘴旁有***斑点的起名叫皮皮,另一只叫乖乖。
十组词:十月,十天,十年,十年九荒,十夫桡椎,七十二行,十不当一,举十知九,问十道百,十荡十决,十光五色,十室九匮,十步芳草,十寒一暴,十里长亭,十里洋场,十面埋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十室九空,十羊九牧,十字街头,九十,目下十行,三十六行,十围五攻,五十,六十。
十年、十九、百十、十足、合十、十死、十恶、十酒、十番、十万、十钻、十部、十过、十帝、十袭、
“十”,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hí,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十”的基本含义为数名,九加一;引申含义为表示多、久,如十室九空;表示达到顶点,如十足、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