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
一、归顺:
建安二十年(215年),马超因家小都被张鲁***,欲投刘备,备大喜,分一支兵马与马超,并让其率兵合围成都。马超率领兵马径直到成都,屯兵于城北,马超名声在外,不到十天的时间,刘璋随即开城投降。刘备平定西川后,迁升马超为平西将军,并命他督临沮。
二、劝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众将的奋勇下终于夺取汉中全境。秋天,以马超为首的一百二十余名蜀汉官员联名上疏《立汉中王上表汉帝》,劝刘备进位汉中王。刘备称王后,迁升马超为左将军,***节。
三、疏远: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益州从事彭羕被刘备发到外地当太守,非常不高兴。找马超聊天,马超对彭羕说:“您的才干超群拔萃,主公对您很器重,说您可与诸葛亮、***等人并驾齐驱,怎么会让您外任小郡,使人失望呢?”彭羕骂刘备说:“这个老兵痞子,荒唐的很,没有什么可说的。”马超又说:“您是外放官,我是内应,天下不会平定不了”马超半生颠沛流离,本来一方枭雄,归顺刘备后,特别小心谨慎。听到这话后,半晌作声不得。想来想去,写了封信把彭羕揭发。彭羕被下狱处死。这件事完全证明了马超不复有雄心壮志,只图生存的无奈心情。
总的来说马超年少成名,戎马半生。起初为一方诸侯,后兵败不得已而投靠刘备。我相信马超的内心是失落的,以至于投靠刘备7年后,也就是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就病逝了,年仅47岁。
同样刘备也是枭雄,对于枭雄来说,可以用马超,但绝不会重用。因为马超的威望太高,功高盖主的事自古以来并不罕见。所以也许用其名,不用其命,病逝加封也许是一代英才“锦马超”最好的归宿。
在三国演义里,马超就是个祸害。这么说吧,吕布是坑,他杀的也是干爹,而且吕布好色,好占人便宜。所以在特定阶段,是可以收买吕布为自己做事的。
马超的坑是在骨子里的,他的坑,是从亲爹开始坑,一次性就把周围的人都坑怕了。
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曹操骗马腾入朝当官;马腾想杀曹操被曹操反杀;马超为父报仇……
真不错,人物洗白白了呢。我们现在根据时间线索,重新梳理一下马超的故事。
这事得从赤壁之战开始说。
曹操为了打赤壁之战,做了无数准备工作,其中一项是:让马超的爸爸马腾入朝为官。
理由与关中军一旦出征,被西凉马腾再插了菊花就不好了。
于是曹操派人连哄带骗的把马腾骗到许都,给了个大官。这时候,马腾的实力就分化了:
1. 马腾在朝当官;2.马超在西凉带兵不生乱;3. 马腾的家属都放在“邺城”,这地方是曹操的大本营。
按正常人的逻辑,马超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大婶、兄弟都在曹操手下当人质,咱该认怂了吧?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刻意强调史实,因为有些东西即便是***家也改不了。
因为马超是西凉军啊!刘备集团属性复杂,有从危难之际一直跟随他的关羽、张飞,文官则有糜竺、简雍,这其中关张还是结拜的兄弟,糜竺是小舅子;从荆州带来的黄忠、魏延,文官则有蒋琬、费祎还有诸葛亮等;西蜀本地也分两派,一派是李严、黄权等,这派一直是拥护刘备的,算是主动投靠的;还有一派是刘备打下西蜀后被动投降的谯周、彭羕等。
马超的西凉军在这四派面前势力略显单薄,与刘备的关系也一般。其实马超之于刘备属于合作关系更多,所以刘备也不敢怠慢了,封了他一个五虎上将,再加上其本身武艺高强。在这一点上关羽那么骄傲的人也是认可的,关羽唯一不服的是黄忠,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至于马超的功劳,他能守住西凉就已经很好了,毕竟西凉骑兵太厉害了。而至于他的下场嘛,夷陵之战后,蜀汉已经没有赢得可能了,很多人都知道这点,马超是有雄心壮志的,所以真的是一首凉凉送给他了。
首先问题问得应该是刘备手中从西凉来得大将:马超!
马超得能力应该不用我做太多得介绍。总之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就对了。那么马超怎么没能立下一些功劳呢?是因为刘备为何不重用马超。为什么刘备不重用马超呢。首先刘备肯定是知道马超带兵打仗是很厉害的,所以就不存在不知道的说法了。我觉的刘备不用马超主要是两点原因。
第一:
马超政治不太好,刘备不信任。
马超带兵打仗很厉害,但是政治不是很擅长。我们都知道蜀汉在定都之后,内部政治斗争很严重。大概分了那么几排:刘备身边的老臣老将,益州这边的老臣,投靠刘备的新人。马超作为西凉军的老大人物,自带了一批人,实力强大。实力越强,主公越不放心。所以自然的马超也就不太受重用。主要是怕马超功高盖主。
第二:
马超水土不服,病的太重,出不了战。
这个也不是小编胡说八道,三国志里有提到:马超到了蜀汉之后就病了,没几年就死了。这个很容易理解,马超是西凉军,地处干旱之地。而益州是潮湿为主的天气,所以马超水土不服也很正常。而且古代不像今天,大家都喝纯净水,在古代是喝天然水的,而且有时候不烧熟。所以这很正常,在历史上苏轼也不是有过水土不服的情况吗。
综合上述:马超没能立下自己的功劳并不是马超能力不行,而是其他种种原因。
让曹操割须弃袍的人只有马超。
无论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更多的讲述马超的英勇!马超归降刘备后确实功勋不显著。但不能说马超对蜀汉没有一点贡献!马超降刘后,刘备就让马超镇守边关要塞。马超守边关从无战事,更别说乱了。所以就给刘备、诸葛亮腾出时间来治蜀。这也算给蜀国立了大功。
刘备为什么没有重用马超呢?有种说法是马超的心难以驯服,其人善变!刘备怕马超拥兵自重。马超世代簪缨,骨子里是很高傲。再说,刘备刚打下四川、汉中。汉中的西北关口是要塞,又是马超的老家。马超镇守绝对相安无事!
虽然马超未建多少奇功,但他的威慑力是不可估量的!
人物大部分是真实存在的,但事迹有很多是张冠李戴甚至是没有的事。比如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火烧博望坡是刘备所为。还有三英战吕布,当时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想了解解真实一点的三国可以看看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演义》是根据历史上的《三国志》、《后汉书》和民间话本整理创作出历史***,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据说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既然是演义,就不能说是严肃的历史,要确切了解东汉末年到晋朝建立这段历史,最好是去读陈寿的《三国志》。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三分***,七分真,罗贯中有着强烈的拥刘反曹的立场,为了衬托关羽的忠义无双和诸葛亮的才智无双,有时候,为了吸引人,会用夸张的手法,或者张冠李戴把甲的故事挪用到乙的身上。
《三国演义》里的人可能是确有其人,唐朝以前的史官,从商周史官开始的“左手记言,右手记事”,还是比较职业操守的。《三国志》也一样,尽量以客观公正的去记录历史。《三国演义》根据《三国志》而来,人可能确有其人,事儿未必就确有其事儿。
三国演义著名人物及故事如下:
曹操(字孟德):孟德献刀、青梅煮酒论英雄、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
刘备(字玄德):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借荆州、白帝托孤
关羽(字云长):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走麦城。
张飞(字翼德):古城相会、长坂桥
诸葛亮:(字孔明)初出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空城计、木牛流马
赵云(字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
感谢邀请!
《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基本上是真实的,不过有的人物事迹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比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为了突出关羽的“义绝”形象,突出诸葛亮的“智绝”形象的如“空城计”“借东风”等。三国演义是一部***,***会专门去赞美一个人物,比如刘备。当然了,也会刻意去丑化一个人物,如曹操。整个三国都是以一种尊刘抑曹的思想来连贯的。
在正史里面就比较客观地评价了每一个人,三国历史,可信度高的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是蜀国人,蜀亡后到魏国也就是后来的晋朝做官,可以说是当时的人了,所以他的著作可信度很高。
三国演义里面人物都是真实存在,只是有一些关于人物事迹的情节是虚构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是一部文学巨著。它是通过想象和虚构来编织情节和塑造人物的。作品中那些故事、人物,都是脍炙人口老幼皆知的。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很高,在我国文学史上,长期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