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之一。
王阳明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其中“心即理”是王阳明思想的支柱,也是逻辑起点。
王阳明把“理”认为在“心”中,所以对“理”的知的过程,就要澄清我们的心,在心上下功夫,把我们的心“擦亮”,理自然就有了,而不是朱熹说的那样,理在外,去外面寻找。
所以说,“心即理”,这是知行合一的逻辑前提,王阳明说,希望大家做到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照本心去做事,不自欺。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有当时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
宋朝的程颐强调知先于行的倾向,朱熹提出了先知后行,行重知轻,知行相须的观点,他们本是强调知行的密切关系,但是后世的知识分子都在“知”上下功夫,强调格物穷理,可是理是穷不尽的,他们忽略了“行”,忽视了道德实践,社会中出现了知而不行,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王阳明针对知行分离,知而不行的社会现象,为了补偏救弊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后世人对他的解读,专家学者的理解大致相同,也略有差异,总结起来应该有三点。
1 理论和实践。
知行合一,不只是说到做到的意思,也不只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意思。陶行知,曾用名为陶知行。后来改名,想必是他体悟到行比知更重要、知和行永远不能合一。
的确,知行合一,不是知与行的合一,而是知行合一在诚敬专注的气质里,最终合一在吾心光明的灵魂信仰中。
说到做到的人,能勇于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再反过来指导实践的人,迟早都会比马云马化腾牛X。
信息化的今天,并不缺聪明人,***在手机中君临天下。大家似乎无所不知,但做起事来却不是无所不能。《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不聪明,但做什么成什么,就是因为执行力强。《肖申克救赎》里的主人公安迪,本来很聪明,但在红尘中碰得头破血流,入狱之后却创造了奇迹。
诚敬、专注,是两人共同的品质。而中国的阿Q,人其实很活络,见了吴妈想睡觉、碰到妮姑想***、混入革命想发财,可是最终一事无成,落得个人头分家的下场。
我们现在把王阳明归于陆象山一派,称之:“陆王心学”。实际上,证入思想家唐军毅指出“阳明之学,归宗近陆象山,然实由朱子之学发展而出。”也就是说,王阳明的思想是明代历史背景下对程朱理学的一次修正。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格物”汲汲于对外界事物的探求,对万事万物的探究就是为了追求到这个“理”。也就是说,程朱理学把“知”和“行”分开了。
王阳明对此的修正是“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一切外在现象都是内在心灵的体现。最经典的案例无非就是:
王阳明和基友出游,一个朋友指着指岩中花树问: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知识与感受都是依靠自己的心灵世界,所以,有一颗澄澈的心灵也就等于获得了那个“天理”。可能这样解释,大家会误入高中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去,我换成科学来解释。我们看也好,不看也好,花鸟都在那儿,但是,我们去“看”,看见的东西本身打上了自己主观色彩,为什么呢?用物理学思想解释,你看见的花如果是红色,花本身是红色的吗?是花在反射红色的光罢了。我们的感受器官要遵循客观规律,必然会把万事万物打上不一样的主观色彩。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与感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内在条件,如何不是由内心生发的呢?
王阳明相信,心灵纯正,人的感受也会纯正,自己的行为也会符合社会的***规范。所以,“一念动之,便是知,便是行。”外在行为都是内心的体现,那么他的“知行合一”的意思也不难理解。
我们普通人理解的“知行合一”,是觉得想法要和行为统一,前提是,至少想法和行为有不符合的地方,所以去追求这个境界。而王阳明这里是默认“知行合一”的前提,外界有问题,你就要用儒家的那一套“反求诸己”。这样看,以前是不是对这一点理解有误呢?
以上就是我对王阳明思想的理解了。
知就是“良知”,但不能简单理解为“良心”。“行”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行为”。因为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说过,"一念萌动便是行"。念头生出时行已经在里面了,只是还没显化出来而已。再来说说“良知”,在四句教中的“知善知恶是良知”,很多人只是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以为“良知”是能够分辨出善恶的,如果良知能分辨善恶的话,那么良知已经掺杂着私欲了,而王阳明说的良知就是天理,天理是纯净不染的。王阳明还在《传习录》里提到,草木皆有良知。
其实,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的“知”是“知道” ,而非“知识”;“行”是“行为”,而非“行动”。“行”的关键不在于“行为”,而在于“行动”,尤其是借助科技的手段,实现超越人体本身能力的“行动”。比如,古代人想“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现在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
再比如,过去人的所谓“天”并不是今天人认为的“天”!过去的“天人合一”只是“心”与“忄”之间的合一!同理,比如“氣”与“炁”也不同。
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解释1000多年前的古人想法,就是中国人“借古抬己”的一种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