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蹒跚,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lǚ pán shān,意思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出自《上真观》。
中文名
步履蹒跚
拼音
bù lǚ pán shān
注音
ㄅㄨˋ ㄌㄩˇ ㄆㄢˊ ㄕㄢ
出处
《上真观》
释义
步履:行走。蹒跚:腿脚不灵活,行走时缓慢、摇晃的样子。指行走时十分困难。
拼音
[bù lǚ pán shān]
出处
宋·龚熙正《释常谈·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例句
你说袖舞翩跹,珠落心弦。后来时光荏苒,~。
近义
举步维艰
步履维艰
释义
基本
步履:行走;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迟缓、摇摆的样子。形容幼儿或老弱病残者腿脚不灵,行路艰难、缓慢、迈步不稳的样子。
比喻
比喻做事艰难,发展道路曲折困难。
例句
老人拄着拐杖走在山路上,背上的柴火使她步履蹒跚。
步履蹒跚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ù lǚ pán shān,解释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1][2] 中文名 步履蹒跚 拼 音 bù lǚ pán shān 结 构 主谓式 用 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走路缓慢 出处 宋·龚熙正《释常谈·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唐·皮日休《上真观》:天禄行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