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回答之前,先讲个真实的故事:八年前,我教过的一名女生,她姓林,平时酷爱看书,不管难的易的深奥的还是肤浅的,只要是健康的书,她都喜欢看。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当别的小姑娘玩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她就把自己“深埋”在书堆里,没人逼她,全凭她自己的兴趣使然。
记得当初,她最喜欢看的书也是《红楼梦》,而且也看过好多遍。说实话,这种相对比较晦涩难懂的书,我自己都只是看过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可是那位女同学却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当然,她坚持下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每一次语文考试,她的成绩都名列班级前茅,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一级哪一类的作文竞赛,她总能脱颖而出。
无论她上初中的时候,还是上高中之时,我总会接到她妈妈的电话,她妈妈经常向我汇报:“我家xx这次成绩又居年段第一名,特别是语文成绩更是比第二名高出很多,这都亏您当年教得好……”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她不用太过担心的科目。
读书,就应该如同蜜蜂***蜜,只有***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孩子在小学阶段也只有读过很多书,才能在语文学习乃至为人处事方面有所建树。腹有诗书气自华,《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真可谓“营养丰富”,无论是从语言文字的表达方面,还是如何做人等方面,都有着作者非常独到的见解。
每一个孩子,都如同一张白纸,你是在这张白纸上画***,还是画一堆屎,直接取决于早期课外阅读方面习惯的养成。小时候孩子的语感好了,可谓赢在起跑线上,当孩子到初中的时候,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学数理化和其他科目,表面上看是为你孩子的现在“增负”,实际上是为你孩子六年后的初中学习生活“松绑”。
一年级看《红楼梦》,在我看来,那位语文老师的“奇葩作业”,至少出发点是好的。你在抱怨的时候,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多看课外书,多看有“营养”的课外书,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在孩子的思维定势中,就课外阅读来说,根本无所谓难不难这一说。如果大人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建议陪孩子一起看一看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这将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奠基。
当然,当孩子看不懂的时候,家长要适当给予帮助,只要孩子愿意看,喜欢看,家长就应该无条件支持。如果对原版毫无兴趣,建议让你的孩子试试白话版的阅读,当孩子看得懂的时候,不妨让他(她)把故事中的一些感兴趣的细节当成故事说给你听,这样在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孩子在以后的口语交际中更有话说,更自信,进而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语感。同时,希望你能在孩子接触《红楼梦》“冰山一角”之余,也让你的孩子多诵读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其他课外读物,让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在一年级连王者荣耀都打不好的年纪读《红楼梦》确实是过早了,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不喜欢的话不要勉强。没有兴趣和天赋支撑的枯燥阅读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孩子的其它爱好。
再者《红楼梦》中有大量关于性和爱的描写,用词虽然略隐晦但阻挡不住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太早接触这方面的内容是不合适的。不过《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它的文章优美、辞藻华丽,塑造的文学形象清高柔美而且深入人心,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极其符合当今中国高考语文作文的要求。仅凭这一点,我认为《红楼梦》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版本,先从少儿版开始,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寒***作业搞出一些个性可以,这个个性可以是不同于往常那种一般化的寒***作业,多一些趣味性,或者更便于发挥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以达到更好的目的和成效。最好的个性化,应该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置套餐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所有个性化的作业布置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预测,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不能盲目追求新意,也不能超出学生年龄和学识、智力范围。小学生读《红楼梦》,个人感觉很滑稽。《红楼梦》不是少儿读物,也不是儿童、少年能够读的。
不要渴求名著和原著,入门、感兴趣,然后再开始自主研究性阅读才是真道理。一味地追求阅读的意义,追求阅读的数量,这些都是因噎废食之举。
一个孩子,只有真正感兴趣,真正研究一本书里面的学问,这件事情才显得有意义。所以,入门、进阶、拓展这些流程一个都不能少,这些东西,既不能是要求来的,也不能是培训来的。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文学价值却是无法比拟的。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读过《红楼梦》,确实是个很丢人的事情。不过,红楼梦当中,有许多描写,不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读懂的。这是一篇爱情故事,其社会背景由于距今太远,孩子们更加无法理解。《红楼梦》这本书简直可以说是一本百科全书,关于社会经济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都有指导意义。可惜,却不适合一年级学生读。如果读儿童简化版,里面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会被淡化,反而削弱了其原有的意义,所以不建议一年级孩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