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思可矣,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思可矣作文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11-09 3 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三思”可能不是准确的三次,而是一次又一次,古文中的“三”“九”常被用来泛指多数;同样孔子说的“再”可能不是准确的两次,是几次,就如同我们现在常说的“我考虑两天”,真是两天吗?诚然不是。

我觉得这样翻译比较贴合生活:

季文子办事情总是迟迟拿不定注意,反复考虑一遍又一遍才去做,孔子听到了就说:“考虑几次就行了。”对话有中庸的思想在里面,要体会“度”的重要性。

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思可矣,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思可矣作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句话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孔子虽然说:“再,斯可矣。”,但并不代表他不主张做事前要谨慎的思想。

《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慎言其余,则寡尤;慎行其余,则寡悔。”意思是谨慎说话,可以减少失误;谨慎实行,可以减少后悔。由此可见,孔子是主张谨慎办事的。

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思可矣,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思可矣作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谨慎是行动的前提,只有多听、多看、多思,权衡利弊,我们才能对事情的走向提前预判,进而掌控全局。反之,如果莽撞浮躁,急功近利,一旦事情变动,我们处理不及很可能导致行动失败。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曾说过一句话,正好契合了上面对季文子做事的评价。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是说:“做事情过或者不及,都是祸害啊!”

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思可矣,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思可矣作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谨慎是良好的德行,但是要掌握好心中的尺度,符合中庸的标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一味谨慎只会生出诸多顾虑,怯懦不前。所以我们办事前,思虑周全、衡量厉害关系的同时也要坚定果断,做到“敏于行”。

这句话是说: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以告诫人们:凡事都有一个度,行动前的思考亦是如此。有时思考过多,就可能会错失行动良机。所以要把握好思考的“度”,该出手时就当机立断,才更容易抓住机会。

谢邀。这句话哪里有什么文化意义。不过,这句话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如此稳重的人,何必三思呢?

季文子,从名字看,是鲁国大夫。文,是他死后国君赠给他的谥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论语》不是孔子所做,是他的徒子徒孙,在他死后收录整理的。能够获得“文”的称号,表明季文子聪敏,好学,文质彬彬。这样一个稳重,谨慎的人,遇到事了还要三思而后行,三,在这里是约数,表示反复权衡。孔子听说后,便纠正到,考虑两次就行了。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好分寸,有些关紧事,等你拿注意,你磨磨唧唧,等想好了,黄花菜也凉了。这就叫,聪明的人,不违时,也不失时。

可见,做事,尤其是教育孩子,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如果是子路,孔子肯定会对他说,怎么能再思之呢?应三思而后行。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出身,个性,品行,教育孩子时,要因人而异。

有一回,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之,孔子答,闻斯行之。你看,同样的问题,答案却不同。子路问,是不是听到就做呢?孔子说不行。而冉有问,听了就做咋样?孔子说,行。有学生很疑惑,孔子就说了,子路,胆子太大,我得压压他。冉有却胆子太小,遇事退缩,我得鼓励鼓励他。这就是孔子的灵活,高明之处。再看看现在,我们教育孩子,能不能深入了解孩子,能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

所以,再思,和三思都是因人而异。东吴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拜相之后,由于他性情浮躁,有大臣就劝谏他,遇事要十思,意思是要反复斟酌。结果还是因为行为草率,不能深谋远虑而被夷灭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