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偷渡阴平,江油守将马邈投降。但邓艾的处境依然困难,从江油到涪城,还有一百五十里的危险山路—左担道。为什么叫左担道呢?因为在这条路上,一个人挑着担子在道上走,路太窄了,只能用左边肩头挑而不能更换,可见道路险峻。如果蜀汉军队在这条路上设防,邓艾会被困死在山里。
后主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迎敌。诸葛瞻的部队核心成员,包括张飞的孙子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李恢之子李球,跟诸葛瞻一样,都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黄崇对诸葛瞻说:“宜速行拒险,勿令敌入平地”,跪在诸葛瞻面前叩头流血,没有被***纳。
诸葛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种解释是他过于自信,觉得自己兵多,能打一场大胜仗来鼓舞士气。如此一来,蜀汉军队放弃天险,蜀兵的山地战优势拜拜丧失!
诸葛瞻所自信的,可能是自己的阵法能力。诸葛亮发明了八阵图,对阵法的研究无人能及,即便是司马懿,也只能躲在军营里,接受女人衣服被侮辱,不敢出来跟诸葛亮决战。在诸葛瞻看来,自己在平原上,也足以将邓艾打垮。
邓艾长途奔袭,带兵又少,若诸葛瞻能占据有利地形,进行有效防守,邓艾是没有多大胜算的。这一点,一般的军事将领都看得出来,而诸葛瞻没看出来,可见诸葛瞻军事才能之低。
陈寿《三国志》的评价: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诸葛瞻是个才思敏捷的文人,不是合格的政治客,更不是合格将领。
但是,诸葛瞻誓死不降,战死绵竹,其忠贞之心可照日月,其人格为后人敬仰。
诸葛瞻
诸葛瞻,字思远,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次子。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诸葛亮去世后,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作为蜀汉二号人物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蜀汉的地位自然超然于一般人。他十七岁时就娶了公主为妻,并且官拜骑都尉。后来又逐渐升任尚书仆射、行都护卫将军,主持朝政。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他的能力远逊于他的父亲,面对宦官黄皓擅权,他竟无动于衷,托病不出。另外他虽然知道应该停止北伐,修养生息,但是却没有阻挡当时一心想要继承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大将军姜维。诸葛亮对他儿子的能力也十分了解,有一次他写信给诸葛谨说:“瞻今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
景耀六年(263),魏国大将邓艾偷袭阴平成功,令蜀汉上下震动。蜀汉后主刘禅***取朝臣的建议,任用诸葛瞻为将,领兵对抗邓艾。不过,诸葛瞻率领张遵、黄崇等人督军却迁延不前,黄崇劝说诸葛瞻说,应该迅速进军,占领险要地形,阻止邓艾军队进入平原地区。但是,诸葛瞻却没有听从黄崇德正确意见。等到蜀汉的前锋被打败后,诸葛瞻退守绵竹关,据险防守,并向东吴求援。邓艾率领大军将绵竹关团团围住,并且派人向诸葛瞻劝降。诸葛瞻大怒,将邓艾使者斩杀。诸葛瞻在城中久等东吴救兵不来,决定率兵出城决一死战,最终战死阵中。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见父亲死于军中,也毅然驱马杀出,死于阵中。战后,邓艾有感于诸葛父子的忠烈,将他们父子合葬,现在绵竹还留有诸葛瞻父子的墓祠。
战术错误!这是一次遭遇战,邓艾军无退路,只能背水一战、拼死急进,遇神杀神,所以对他们来说遭遇战是在意料中,对诸葛军则显得太突然了,惊慌之下兵无必杀之意。在战术上,蜀军就应该以守为主,困住这支孤军,并骚扰袭击,再从心理上诱降、迫降,用反间计促降。
公元263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绵竹抵御邓艾,交战前诸葛瞻拒绝了邓艾的诱降,斩杀了使者,与邓艾背水一战,结果最后却兵败身死。论对蜀汉的忠诚度来说,诸葛瞻并不比他的父亲逊色,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与长子一起为国捐躯。但诸葛瞻交战前曾说道自己有三罪:内不能除黄皓这是其一;外不能制姜维这是其二;进军不能守国土这是其三。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最多只能算是隐患,那么诸葛瞻在守卫绵竹迎击邓艾的时犯得错误可以说是致命的,不仅他自己兵败身死,蜀国也因此而覆亡了。
邓艾在奇袭阴平后,诸葛瞻率领长子诸葛尚、尚书张遵(张飞的孙子)、尚书郎黄崇(黄权的儿子)等去迎击邓艾,到了涪县就停止进军。崇劝他占据险要的地势,不要放邓艾进入成都平原,诸葛瞻却不为所动错失战机,黄崇因此失声痛哭。
最后长驱直入的邓艾打败了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退守绵竹,最后绵竹失守,父子二人殉国。
诸葛瞻放着险要的地形不守,放弃了地利优势选择和邓艾进行平原决战可谓是失策,这个错误犯的太不应该了。邓艾孤军深入,又是从阴平小道偷入,如果诸葛瞻坚守险地,以逸待劳,和邓艾进行消耗战,挫伤邓艾军的锐气,最后等到魏军疲惫不堪的时候发起攻击,邓艾肯定有来无回。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无法代替当时的诸葛瞻做出正确的决定,虽然诸葛瞻对蜀汉灭亡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他作为诸葛亮的儿子拒绝了邓艾的***厚禄(封琅琊王)选择了为蜀汉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的忠诚无论过多久,依旧都会被人称赞,他的过失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引以为戒。
庆历新政的背景 宋朝改革唐制,设立众多官员分管政、军、财各项权力,大大弱化了宰相和将军们的地位。 高度集权带来的后果,就是官员多贪恋权位,行政效率低下。各级官员结党营私,同气连枝,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庸官冗员问题突出。这种等同于官僚世袭的制度,使“权贵之子,鲜离上国”。 另外,为了抵御北方强敌,宋朝常年保持庞大规模的军队。宋仁宗时,常备军队兵力已达到140万人之中,国家一年财政收入的八成都要用来养兵。 官员、军队数量的日益激增,严重制约了宋朝财政收入的增加,再加上每年对辽、西夏的岁贡,***日益入不敷出。 宋仁宗必须要解决这场危机。公元1043年,他任命范仲淹、富弼等人主持朝政,史称“庆历新政”。 改革中,凡是被发现不称职的,范仲淹一律革职。富弼曾说:“范六丈公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范仲淹答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从庆历三年十月到庆历四年五月,朝廷连下数道法令,限制官员子弟当官的年龄与职位。但又对高级官员的子弟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