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地方部队的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历时66天,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发起了伟大的淮海战役(***方面称为“徐蚌会战”)。
战役首歼黄伯韬兵团,继歼黄维兵团,再歼杜聿明集团,***以伤亡13.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计55.5万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
2、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3、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4、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中国历史上能排进前三的将领是吴起、廉颇、白起。
第一名、吴起。 是中华第一名将,其军事才能分为三个方面:
1、战绩。 吴起在魏国时,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 吴起在鲁国时,还有一仗以弱胜强,战胜齐国。 吴起在楚国,伐秦,连下五城。南平百越,北平陈蔡。 吴起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一生无败绩的将领。吴起最牛一战,是率领五万军队大破五十万秦军。吴起若晚离开魏国十五年,秦国必亡。
2、军事制度。 吴起在魏国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职业职业军队——魏武卒方阵。 在吴起之前,中国没有职业军队,打仗时,都是临时组织。缺乏有效严格的训练。才会出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楚国的军事制度,也是吴起建立。
3、军事理论。 吴起著有《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共四十八篇。现存六篇。其核心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既对国内用儒家,对诸侯用兵家。
第二名、廉颇。
很多人认为,廉颇的军事才能逊于白起。其实,廉颇的军事才能被严重低估。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 赵奢破秦军阏与下,斩首八万。秦军为报阏与之战之仇,大举进攻赵国几地。廉颇帅军救几。再次大破秦军 。
长平之战前,赵军百战百胜。廉颇更是从无败绩。从秦赵两军表现来看,赵军的战斗力略强于秦军。 长平之战爆发后,王屹帅60万秦军对廉颇的45万赵军。 战况大概如下: 四五个月后,秦军攻破一道赵军防线。取得一场战斗胜利。再四五个月后,再攻破赵军一道防线。
后来,廉颇麾下的几名校尉和前锋主将陆续战死。 赵括任主将后,连续取得几场胜利。歼敌30多万。说明了什么? 说明赵军虽然前面有几次失利。但局势却对赵军有利。而秦军却浑然不知。赵军在一多年里,打的几次败仗都是廉颇编织的陷阱。只能说廉颇太老辣,他的计谋骗过了所有人,包括王屹,白起,秦王和赵王。
班超,不用老板掏本钱,还能给老板开疆拓土。霍去病,把欺负大汉民族好几辈子的匈奴几乎给干没了。戚继光在大明王朝活的恍恍惚惚的时候,把小日本赶回老家,平定沿海。镇守辽东,凶悍如满清不敢犯边。
这个很难说,你这个问题也挺有趣的。历史上名将很多,能打的将领投错组织的更多,成王败寇,又从何谈起呢?
举例,虽然有点不恰当,大概中国唐宋时期左右,那时候倭国(也不叫国,就叫日本岛吧。)这个岛上有N多个国,真的有很多个,数不过来,也不感兴趣。
这个时期正是日本的战国时代,也就是日本名将辈出的时代,那时候的日本名将打仗是什么样的阵势?这相对与咱们中国同时期时候打仗那叫小巫见大巫。而且大巫很大,随便你想,往宇宙边缘想就对了。
1、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就相当于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大军事家、大将军当年打仗相比咱们华夏当时打仗规模来说的话,他们就是小孩过家家玩,几十人对几十人干群架叫一场仗,打了一辈子群架,人数能上千就已经是烧高香了(而且史官高兴的吐血,重点记载)。难道还要拿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干了一辈子群架的)织田信长小队长和山本56比吗?比个鬼哦。一个骁勇善战的丙级师团小队长和一个甲级师团集团军总司令比哪个厉害,这不是偷换概念欺负历史名人吗?难道不是欺负还是啥?他们两个将军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都千差万别(抛开科学技术)。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可比性。
2、中国也一样,夏朝时期打仗也是相当于干群架,上去就是一顿狂揍,其实比的就是胳膊肘,谁的肌肉大,谁赢。那时候名誉上也有将领,其实这些将领带小弟干架和香港电影差不多,只不过很残忍。
3、春秋战国时期两国干架就更可爱了,很绅士、讲原则、干到什么时候停战、什么时候烧火煮饭,吃饱了再约,吃饭过程中不准玩儿阴的,不然就不公平,然后就出局。而且在什么地方约都是双方商量好了的,和踢足球差不多,违反规则算你输,淋漓尽致吧。这时候也有名将。怎么比???不开玩笑,这真事儿,你百度也好翻书查也好,说白了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4、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人口和生产力的同步增长,战争的规模逐渐扩大,各种军备军事著作的积累直到成书成册。训练军队的方法,制度奖赏的完善等等逐渐全方位扩大,直到二战可以达到几百万人干几百万人的战略性大规模战争。
所以历史它是呈现阶梯状延续发展的,我们崇拜祖先、敬重祖先。
最后用古人宋·刘斧《青琐高议》的一句词结尾:“我闻古人之诗曰:‘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