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的成语典故与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有关。
司马迁为了撰写《史记》,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然而,当他完成这部著作后,却因为一些原因,将其搁置在高处,没有及时发表。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用来形容将有价值的东西放置一旁,不去理睬或使用。
这个典故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及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不要让它们被束之高阁。
束之高阁出自《晋书 庾翼传》,其前后句为: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原文意思是庾翼是东晋人,他从小就有过人的才智和远大的志向,作战中屡立奇功,被封为都亭侯,官至征西将军。与徒有虚名的清谈家,只会高谈阔论,而没有真才实干,于是带着鄙夷的神情说:“他像无用之物一样,只好把他捆起来放到高楼上去,等到天下太平后,再来考虑任用他。”
“束之高阁”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读音][shù zhī gāo gé]
[解释]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放在一旁,不去管它。《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
[出处]《晋书·庾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