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句是四海生风
出自于: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行必有方。
"言语密行,行必有方。" 意指言行一致才能使我们的行为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通过言语和行动的密切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并以正确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谨言慎行下一句是君子之道。出自老子《道德经》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改编而成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君子三缄其口,要敏于言而慎于行。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为了自己逞口舌之快,什么都敢说的人,必定对所有事物,心无敬畏,这样的话“祸”也不远了。
下一句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洞察到保密的***。心中有了好打算,新点子,在没有实施取得成功之前,尽量不要广而告之,否则结果,往往会无疾而终。
《论语·里仁》中也同样告诫我们要“讷言敏行”。
脑瓜一时蹦出的点子,想法,具有突发性,由于大脑处于极度兴奋当中,对于不利因素,以及所面对的困难往往会考虑不周全。
自认为想法创意很完美,激动得睡不着觉,心里憋不住,逢人便夸夸其谈,结果,认同的会恭维两句;不认可的觉得你很幼稚;嫉妒你的提前处处给你埋雷,使绊;别有用心的,不声不响中偷走你的创意,先行一步。生活中,如事事言辞大于行动,百害而无一利。
言必行,行必果”。出自于孔子的《礼记・中庸》,指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
《论语》中相似的原句为:“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与人交往,哪怕再好的关系也存在间隙,毕竟人心是无法看透的,谁都拥有一定的私心。很多时候,影响彼此关系的或许就是一句话、一件事,所以有些话要懂得隐藏在心中,而不是觉得关系好就可以随意的倾诉。
自古以来,我们就特别注重身边围绕着的福气,但一个人过于实在就会让福气减少,所以古代文化中就特别有这方面的讲究:再好的关系,也要学会三缄其口,说多了福气会越来越少!
是的!
三缄其口就是说话谨慎。
学会和懂得适度闭嘴,是一种智慧。
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交往或职场社交中,少说话多做事,给任何人的感觉比会说话不会做事要强得多。
一个夸夸其谈的人,和一个适度闭嘴的人相比,前者想要得到别人的好感就得大打打折了。
夸夸其谈会让人觉得浮夸,沉默不语又会给人印象木讷。
而一个才华出众、善于言谈,却又能够适度闭嘴的人,是最受欢迎的。
做人不可随意,有法律法规,道德标准;做事不可随心,要谨小慎微,放眼大局;说话不能随口,因祸从口出,覆水难收。
人生存于社会需要交流,需要说话,但谨记“三缄其口”:隐私不外露,痛苦不回忆,辉煌不炫耀。隐私不外露。世界上,最难揣测的,莫过于人心了。毕竟,我们永远不能彻底去了解另一个人,所以,我们在信任他人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自己。虽然交朋友贵在真诚,但我们也不可毫无保留。再铁的关系,也不要透露自己“隐私”,小心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