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宜之计是褒义词,权宜之计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04-26 11 0

如何看待最强阳谋——推恩令?

开国之君在建国前后都会面临两个大问题。

一是如何打下江山,二是怎样守住江山。

两者都不易。

权宜之计是褒义词,权宜之计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信不过外姓人,功臣良将清洗了一大半,而他的儿子们都被封王封土。

刘邦的宗旨是“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目的很明确,就是天下必须是自家人来坐,外人谁敢来抢班夺权,咱老刘家的人就合伙揍他。

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等各个分封的诸侯王势力也来越大时,内讧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汉景帝在位时,竟然爆发了威胁皇权的吴楚七国之乱。

权宜之计是褒义词,权宜之计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武帝刘彻登基后,决心收回诸侯权利,加强中央集权,改变诸侯割据的现状。

不过,猴子手里难盗枣。各个诸侯王各霸一方,滋润惯了,你让他交权,他肯定不愿意。

如果朝廷直接夺权呢,说不定会激起兵变。

权宜之计是褒义词,权宜之计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可怎么办?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为了巩固皇权,相继除掉了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同时又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

然而,到了文、景二帝时,刘姓诸侯王已经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他们拥兵自重,甚至有犯上作乱之举。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刘启***用晁错的《削藩策》,结果引发七王之乱。虽然汉景帝在三个月内平定了叛乱,但是并没有根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

汉武帝即位之初,一些大的诸侯国依旧坐拥几十座城池,国土面积多达千里。从前人的经验来看,从缓治理会养大诸侯王的野心,从急治理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叛乱。

于是主父偃向汉武帝刘彻推荐了一套“迂回削藩”的战术,即推恩令。意思是让诸侯王将治下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这样一个大的王国就变成了若干个小的侯国。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依照祖训,诸侯王死后其王位和财产都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不得分封土地。而推恩令的实行,虽然侵害了嫡长子的部分权益,但是却让诸侯王的庶子们获益匪浅。

获得分封的诸侯王子弟成为列侯,由汉武帝制定侯国的名号。而侯国不再接受王国的统治,而是由郡管辖,这也意味着王国的权利一点点重回皇帝手中。

推恩令,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最无解的阳谋,那是一点都不为过。推恩令一出,明眼人都知道,摆明就是武帝想要削诸侯王的权势,诸侯王也知道汉武帝又开始对付他们了,可就算知道,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听之任之由之。

推恩令的核心,就是推翻之前诸侯王的家产只能由嫡子一人继承的规矩,改由只要是诸侯王的儿子,哪怕你是私生子,只要得到朝廷的认可,你就能分一碗羹,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朝廷认可的封国。

有人会说,封国越多,对中央朝廷的威胁不就越大吗?要知道,西汉的王国可是一个个割据小朝廷,有完全独立于中原的财***、官员任免权和军权,可自由征税、可自由征兵,可自由册封官员。由此,汉武帝的推恩令不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事实上真是如此吗?非也。

汉武帝他不傻,不可能给自己找麻烦。他分封的那些封国,不是诸侯国,而是侯国,西汉时期侯国地位与郡相等,不属于独立个体,受中央朝廷直接管辖,那些诸侯王的儿子受封侯国,只是享有得到该侯国内部分税收,及部分土地的特权,其他的什么官员任免权、军事权和征税权,那都在中央朝廷的手中,他们无权干涉。

明白了吧!汉武帝给予他们封国,就等于是变相的从诸侯王手中夺过部分土地,将它重新纳入到中央朝廷的统治之中。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手段高明的很。

除此,哪怕汉武帝就给他们诸侯王的身份,武帝朝的诸侯王,也早已不是惠文时期的诸侯王,今非昔比。经吴楚七国之乱,诸侯王的实力早已被汉景帝削的差不多了,没有独立中央的财权,也没有独立于中央的官员任免权,更没有独立于中央的征兵权,唯一还在的就是封土和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