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些国宝帮公认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十二生肖瓷兽头,不由得想起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盗去的十二生肖铜兽头,我虽然不懂什么是国宝帮,但我知道这个帮的活动就是把臆造品当成国宝。
品评别人国宝帮的那伙子人的祖师爷就是耿宝昌,老耿头早年就是北京琉璃厂打工的小伙计,最多也就是给师傅和客人端茶倒水的,一旦有一天小人得志,有了对文物的话语权,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开始编顺口溜作为鉴定文物的标准了,可居然还有一帮子***信他的,老耿,你连大学都没上过你凭什么装***
真正的拍卖国宝帮,比一般国宝帮更可怕,他们可以直接破坏真正的国宝定义,以顶级高仿冲当真古官用等古物,***自买和***物***拍等,是直接破坏文物古董市场的,真正罪恶国宝帮。
国宝帮,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许是真傻,也许是***傻,反正是国宝车拉船载,世间有的他们全有,世上没见实物的他们也有,比如柴窑,他们一晒就是几件,宋汝一晒就是几十件,几百件,一眼新仿他们也要相互点赞,相互吹捧,哗众取宠,招遥过世,丑态百出,深睡不醒,让人一笑大方!
国宝帮大都是做古玩生意的。他们有一定的古玩知识,手中也有几件看得上眼的东西,但是他们主要是靠古玩挣钱,好东一般都不示人,弄些仿品忽初入门的收臧者,一但发现有好东西出现他们会群起而攻之。直到使初学者分不清东西南北,然后在所为的老师指导下,来买他们仿品赚钱。
“不如怜取眼前人”,是宋代词人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中的尾句。全词为:
整首词的主题是“及时行乐”。山河虽美,却路远山遥;鲜花虽美,却难承风雨。所以,韶光易逝,光阴似水,不如珍惜眼前的欢乐。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以“及时行乐”作为主题的作品有很多。
比如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唐风》中,有一首《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意思是,有衣服,就要穿;有车马,就要用;有钟鼓,就要敲;有酒食,就要吃。否则,自己死了,这些东西就便宜了别人。
记得以前在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人生最悲惨莫过于:人在天堂,别人在花你的钱,住你的房,睡你的爱人,打你的娃。与这首《山有枢》,在意境上异曲同工。
还有《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唐诗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花开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等句,也都是表现的是“及时行乐”。
“及时行乐”的主题看似是消极的,实际上具有其积极性。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对儒道互补进行了极为精彩的描述: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
“及时行乐”所象征的,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中道家思想的一面。
这句话出自北宋著名的词人宰相、太平宰相晏殊的作品。不如怜取眼前人,这句话的表面的意思是,不如好好地怜爱你眼前的人。但是,这首词的背后所蕴含的韵味却绝不仅仅如此,他代表了北宋的一代文人的心态。
在说这首词之前,我们遵循孟子的知人论世的原则,来说一说晏殊这个人。
晏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他是北宋时期的词坛大家,被誉为“导宋词之先路者”。他一生悠游富贵,在政治上虽有过数次被降职使用的经历,但每次挫折都能成为他向上攀登的基石,仕途一直是螺旋式上升,最后官至宰相,位极人臣。在文学上,晏殊著述颇丰,其词集《珠玉词》,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评价,“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他是北宋第一位大量创作令词的重要作家,把令词的艺术品位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掀开了宋初令词创作的新篇章,后人评价他是“倚声家之初祖”,可谓是名誉地位双丰收。
北宋的文化形态与心态,已经与唐朝的审美心态完全不同了。唐朝那种豪放的、苍凉的、慷慨悲歌的文化心理早已经不见了,在北宋重文抑武政策的******下,在北宋迅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的***下,北宋的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早已经没了盛唐的豪放和慷慨悲歌,代之而来的是敏感、风雅、文艺和对现实的享乐主义精神。他们的生活越是悠悠富贵,越是害怕失去,越是害怕失去,就越要享受当下的生活。这种思想,在晏殊的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
晏殊的一生,是富贵闲游的一生,人间所有的富贵,晏殊都曾经品尝过,被人称为“太平宰相”。宋代党争尤为激烈,即使在北宋前期,朝廷内的党争也已渐露端倪,后来也一直没有停歇过,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晏殊何以做到享尽富贵全身而退?他的***欧阳修在晏殊去世后写的挽辞中给了我们一个初步的判断,他这样写道,“富贵***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前一句话高度概括了晏殊幸福安然的一生,后一句话则点出了问题的答案。晏殊在数十年的官场生涯中,始终奉行明哲保身的官场哲学,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与世无争、与人为善,这一点,和晚清名臣曾国藩有些相似。
所以,在晏殊的诗词中,很明显带有一种珍惜时间及时享乐关注现实的快乐的倾向。也就是说,晏殊的情感世界,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富贵闲愁。我们来看他的那首最有名的词:《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乃千古名句,和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样,写尽了青春易老、时光无法挽留的伤感和无奈。当享尽了荣华富贵之后,晏殊身上也弥漫着淡泊功名、乐天知命的情怀。
再来看他的《酒泉子》:
感谢邀请。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首词通过感叹人生短促,奉劝大家要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能写出这样的词和晏殊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
晏殊的一生是富贵和顺达的,他可谓古代文人中的***儿。似乎古代文人的境遇总是离不开怀才不遇,离不开贬官流放的,似乎困苦才能将他们打磨成珠玉般光亮,才能让他们写下流传千古的佳作。但是晏殊却是其中的另类,他少年成名,而后平步青云,不但仕途顺畅,而且命运相当好,生活的时期恰好是北宋的太平盛世。所以晏殊一生都是富贵安详的度过的,人称“富贵宰相”。
但是晏殊并没有因为自己生活的富足而骄奢***,反而性格简单,过着充满理性的生活。虽然他也过着富贵人家的诗酒生活,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人生对自己的思考,他始终对人生怀有审慎的态度。
每天的宴饮生活,不仅没有消磨掉他的精神和意志,反而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的意义。有限与无限、离散与聚合这些都反应在晏殊的诗词中。
这首词写的就是通过宴会的场景,从而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上片说光阴荏苒,人生苦短,越是欢聚,越是喧嚣,就越能感受到聚少离多的苦恼。
下片从辽阔河山写起,气势深远。放眼河山,会思念分离远方的亲朋好友。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最后一句充满了深意。似乎是回归到酒宴,劝人及时行乐,却隐含着深远的哲理:珍惜时间,热爱生命,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
“不如怜取眼前人”这句词,出自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这句词写出了对情感超然的智慧。全词如下: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虽然天天过着诗酒宴饮的生活,但他总人超脱现实生活的优渥,去思考更深层次的人生问题,这首词便是表达他对人生易别的思考。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一向:一晌,一会儿。
人生有限,转眼即过,在短暂的人生中,离别最使人痛苦销魂,真因为人生易别难聚,所以我们要珍惜酒席上相聚的欢会,觥筹交错,莫辞频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