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然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怅然若失,汉语成语,拼音是chàng rán ruò shī,指心情沮丧,像丢了什么东西。形容心情失落的样子。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心情愁苦,仿佛丢了什么。
示例
忠泣诉父名,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清 · 蒲松龄《聊斋志异 · 牛成章》)
成语出处
南朝 · 宋 · 刘义庆《世说新语 · 雅量》:“殷怅然自失。”
成语故事
晋代文人殷仲湛自认为很有文才,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给王恭看,满以为王恭会赞不绝口,夸奖自己一番。王恭看完后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只是用玉器压着。殷仲湛看到这种状况,像被泼了一盆凉水,心里很不是滋味。
怅然若失 〖拼音〗chàng rán ruò shī 〖释义〗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
像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痛快。〖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示例〗忠泣诉父名,主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 〖近义词〗惘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