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陇头梅”
唐代诗人宋之问有一首诗《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陇头梅”有人释为“大庾岭上的梅花,陇头指岭上高处”(见高二语文下册《绿色通道》教师用书46页17题注释),似不确。
“陇头”“陇上”“陇西”“陇右”等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均指陕西、甘肃一带的陇山而言,未见称大庾岭为“陇头”的。且“陇头”若指大庾岭,则上句“望乡”便显得没有着落。
愚意此处为用典。南朝梁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陇头人”指远在陇头的所思之人。宋之问的家乡是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即在陕西一带。此诗中的“陇头”自然应指其家乡,这才与上句“望乡”谐调。“陇头梅”应指“可以寄往陇头的梅花”,尾联意为: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看不到故乡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还是可以见到的,多么希望能寄一枝梅到家乡来安慰家乡的亲人啊。
陆凯,是南朝宋代诗人。他在江南时,十分怀念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正巧有驿使(古时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将往长安,于是就折了一枝梅花,托驿使捎去,并附小诗一首,作为书信: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陇头,即指陇山,陇山在今陕西陇县,因长安也在陕西,故称范晔为“陇头人”。这封诗柬,语言朴质,构思精妙,“一枝春”,是作者给友人传递冬去春来的信息,也是呈献给友人的春天喜悦和温暖情意,表达了对友人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从而也体现出了他们的高尚情操。
"陇头水于濆"是一句出自《诗经·秦风·陇头吟》的古代诗句。根据文献记载,“陇头”指的是陇山的山头,而“濆”是水的意思,因此可以理解为“陇山的山水”。这句诗描绘了古时候陇山地区的美丽景色,意味着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壮美。它也象征着人们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和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这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传递着一种深情厚意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这首《陇头水》刻划了一幅凄厉悲凉的边塞景象。全诗从出征行人的神态写起,“徬徨”一词写出他们凄凄惶惶、四顾不知所之的神态。接下去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陇河流水潺潺,似人在呜咽抽泣,给画面涂上哀戚的气氛,以衬托行人凄惶的心境。
中间四句诗人调动多种艺术手法,直接描绘边塞的情景。晚秋季节,日色淡薄,沙场笼罩在一片昏暗朦胧之中;天空中积聚朵朵乌云,好象是人们的怨气凝结起来的。寒沙莽莽,战鬼如在其中发愁;白骨累累,风霜凛冽,如切肌肤。这里,“寒沙”、“战鬼”、“白骨”、“风霜”、“薄日”、“怨气”、“阴云”、“朦胧”等色彩黯淡、愁惨情调十分浓重的意象,组成了一幅幽冷、悲惨、凄厉的艺术画面。而征人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戍守、征战,生活之艰苦,心情之压抑悲痛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于濆这首诗只写到这里,充其量就只是一幅情景交融的边塞图象而已。但这首诗高明之处在于,前面六句反复点染,极尽刻画情景之能事,为的是烘托出“杀成边将名,名著生灵灭”这一深刻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出现,就使前面层层渲染的情景得到升华,具有深刻的意蕴。多少士兵在艰苦的环境里战斗,在戍边战争中***或被杀,乃至沙场上白骨累累,战死的鬼魂哀怨结成愁云……这一切都为什么呢?都是为了边将的功名;将军的功名,就是建立在无数生灵涂炭的基础上的。于濆对边塞这种现实的揭露抨击是尖刻的。晚唐诗坛上比于濆稍后的诗人曹松“一将功成万骨枯”,张蠙“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同于濆所揭示的主题是相似的;但曹松、张蠙写的是“内战”——黄巢起义战争中的情景,于濆写的是边塞生活,背景更加开阔宏大,因此更具悲剧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