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作为我们华夏民族的经典国学文化之一,寓意深邃包罗万象,观察角度不一样,所学得到的收获也不一样,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以个人观点简单形象化阐述其寓意,以便读者参考拓展思路!
周易有云乾坤,何谓乾坤,天地之道。作屯为垦以示农,农为民之本,民为国之本,聚民为国,民富则国强。国民相通乾坤,即人之道效法坤之道,坤之道效法乾之道。乾若为道,坤即为德,乾若为国,坤即为民,乾坤相通合与道德,故有厚德以载物,物者道之名。
元亨利贞!重农屯垦以滋本,开蒙授教以识文。互通有无需,便行商贸利。秉公持律律,相宜处讼争。立王师强军力,亲比相邻以作翼。小畜有积而不惰,行如履冰守礼仪。生当常谋安定泰,遇否而行拨正术。广邀同人成众志,相得大有共双赢。谦和内外方与圆,逸豫安乐怀慎心。随时势当本初心,见蛊惑则正识神。临事当怀三思虑,内观照己以比心。见噬嗑则分条理,修偏颇而求贲进。剥去糟粕以为鉴,复存真华为用实。常怀无妄之善念,大畜用德以养福。适颐情操畅其怀,大过不足于有碍。若效坎水之柔顺,以消躁动平心境,用之离火为***,积极而求奋进意。
又道:品物咸亨交感自然,持道专恒日益求精。隐遁虚妄大壮其实,适时逢晋恰居其位。登高望远明夷进退,和睦家人勿有睽违。知行如蹇而好勤,宜求变通以解迷。损过极之得处,益不足之缺陷。夬绝邪恶,姤合美善。宽其胸怀荟萃群英,升则大显光明道,困则韬光以养晦。邑不改井常思源,志不改向心坚定。又当变革旧陋习,造鼎新风气,动则如雷八方呼应,静则如艮稳其根基。谋事渐进而有序,如待归妹守贞洁。丰其见识助为乐,旅知其闻传佳巽。喜不得意而忘形,涣不懊失而拗性。节而有节,当止则止。中孚为信,善改小过,既济相成未济乃进!
易经是借占卜的方式来表达对形而上(道)认知和体验的一本经典。所有形而上的认知和体验都指向我们世界的真相,真相是共同的,所以尽管描述各自不同,但其核心要义却是相同的。
形而上的学习关键在体验,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咬一口尝尝。你尝到梨子,自然知道了它的味道,不必再听别人向你解说,这就是智慧。
因此易经的学习不能泛泛,抓住一点,久久磋磨,机缘一到,自然豁然开朗,各处关窍一目了然。
在这里,我借开篇第一卦作一下说明。乾指天,天的特点是元(本元,起源),享(通达无碍),利(化育有益),贞(完整美好),从天人合一,心物一元的形而上体验来讲,天指人的自性,本心、本性。自性是生命最核心的部,它圆满俱足,不生不灭,化生万相。正如禅宗六祖感叹的那样:何期自性本自圆满,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那么一个人由不明自性到明心见性都经历了那些心路历程呢?乾卦的六爻作出了详细说明。
初九,潜龙勿用,***都有自性,但是***都不能体验到它。龙代表着智慧,智慧会随着人对自性认识和体验的深入而得到提升和飞跃。最开始时,人们对自性处在蒙昧无知的状态,因此智慧也蜇伏在心的深处。
九二见龙在田,随着人不断净化心灵,智慧初显。那么我们怎样净化心灵呢?一是要有德行,二是要时刻自省,觉照自己。因此九三强调君子终日亁乾,夕惕若厉,反复道也。对此儒家强调要慎独,要一日而三省吾身。在禅宗则教人要时刻观照内心,心中未生的善要生起,已生的善要长养,未生的恶不令生起,已生的恶要根除。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并且要下功夫,久久为功。商汤的洗脸盆上刻着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都是随着精进用功智慧飞升的过程,这里就不细讲了。
上九亢龙有悔,这个有些难解。其实当真正打开心眼,体验到自性后,对以前的认知或智慧有一个反省的过程,这一过程很有意思。这时他会反璞归真,认识到原来以前自己获得的智慧不过是些小把戏,至人只是常,平凡而又真实,一切都平等,并没有缺失,也无所谓获得。没有所谓的智和愚,明和无明的分别(群龙无首)。世界本来寂静,我又何必寻找寂静!来到禅宗所谓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阶段。
写到这里,我想一些易学***和周易爱好者肯定会反对我对易经的解读。那么周易能不能用来占卜呢?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个问题我以后再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