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冰的实验用什么水,滴水成冰的实验用什么水做

tamoadmin 成语文化 2024-05-19 7 0

滴水成冰小实验为什么会变黄?

滴水成冰小实验变黄是因为久置的KI溶液易氧化变黄。

滴水成冰小实验步骤如下:

在一支试管里加入少量(约1/4)新制KI溶液。在另一支试管里加入1~2mL洗衣液,再加入30%的过氧化氢溶液约1/4试管,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尽量不要出现泡沫。

滴水成冰的实验用什么水,滴水成冰的实验用什么水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将两支试管内的液体同时倒入空的大烧杯即可。

注意事项:

过氧化氢要保证浓度,久置的效果较差。

滴水成冰的实验用什么水,滴水成冰的实验用什么水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两种液体量不要太多,很容易溢出水槽,不过清洗也不难。

滴水成冰小实验变黄是由于水中含有微量的杂质和氨基酸等有机物质,当水经过冷却结晶后,这些有机物质被分离出来,形成细微的晶粒。

这些晶粒表面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微粒,如灰尘、烟雾等,使冰块表面产生***污渍。

滴水成冰的实验用什么水,滴水成冰的实验用什么水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如果想要得到无杂质、透明的冰块,可以事先用过滤纸等过滤掉水中的杂质,或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进行冷却结晶制冰。

滴水成冰实验步骤?

1. 1.准备和操作:在250毫升烧杯中放入醋酸钠晶体(NaAc·3H2O)60克并注入蒸馏水40毫升

2.接下来,在水浴上加热至晶体全部溶解,再续数分钟,取出盛有溶液的烧杯,静置冷却到室温。

2. 3.用玻璃棒伸入溶液内轻轻摩擦一下杯壁或搅动一下溶液或向溶液内投入一粒醋酸钠晶体作为“籽晶”,顿时溶液内会析出针状结晶,并迅速遍及整个烧杯部,好象结成了“冰块

步骤是以1:1.3的比例将水和乙酸钠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入热水中,保持水温为60度(可适当提高),用搅拌棒把烧杯中的晶体溶解(60度时溶解度为130g /100gH2O)。以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另一干净玻璃杯中,盖住盖子,防止有杂质落入溶液中,再小心放入冰箱或至于阴凉处,将溶液温度恢复到常温。

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此时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当往溶液中加入一小块溶质晶体,即能引起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结晶。

一般固态下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其稳定过饱和溶液容易生成,如硝酸铜、硝酸锶、硫代硫酸钠、乙酸钠(醋酸钠)等。

关于节气小寒的实验?

天寒地冻雪纷纷,融合课程送暖来。1月5号,是节气小寒,4科学测寒。为了探索小寒节气时,气温是怎么样变化的,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每天亲自测量温度,制作观测报;动手操作滴水成冰小实验等活动,对小寒节气有了更科学、深刻的了解,在实践中习得知识,获得乐趣,不同的课程,相同的力;不同的收获,相同的快乐。节气课程让课堂有了“传统味”,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细数流光,循着节气的步伐慢慢前行,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因此充满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气息和自然百变的诗情画意。

滴水成冰的实验结果?

1、实验现象:从滴管里滴出的液体,一碰到醋酸钠晶体后,滴下来的醋酸钠溶液迅速变成固体凝结在醋酸钠晶体上。随着醋酸钠溶液的不断滴加,这种白色的固体越积越多,形成滴水成冰的震撼效果。

2、实验原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做过饱和现象,醋酸钠溶液就是一种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是很不稳定的,当往溶液中加入一小块溶质晶体或者轻微震动,都能引起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