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晨都是早晨的意思 暮自然是傍晚了(第一个“暮”写错了) 早上念赞美傍晚的诗,晚上敲代表日出的钟 就是说颠倒了顺序,在某个时间(或地点,场合[引申意])里做了不该做的事
我觉的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我想从本质上回答,大家想下如果晚上敲钟报时,钟声相对鼓声清脆,那晚上还睡的着觉?而早上敲钟报时有叫醒大家的意思,早上敲鼓报时,鼓声沉闷,更加昏昏欲睡了。
鼓的产生远早于钟。陶器时代,人类将兽皮蒙住陶器口,便产生了鼓。丝竹是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已有8000多年。丝竹之后便有了鼓。鼓声宏大、雄浑、阳性,战场上可“鼓舞士气”。相传鼓舞士气始于黄帝
钟声产生较晚,最早是一种铜制打击乐,称为“金”。金声清脆、阴性,可穿透鼓声,故用以“鸣金收兵”。后来又产生了编钟、时钟。
最早的时钟就是铜钟,上世纪学校还用。铃只是钟的一种变体,敲(摇)几下表示几点钟。因此不仅有晨钟,也有“夜半钟声到客船”。
“晨钟暮鼓”并非指寺庙,而是指长安、北京的历代帝都钟楼、钟楼,钟声、鼓点都用以报时。
暮鼓晨钟是句成语,意思是寺庙中早晚报时的打鼓敲钟,是句定义成语。原是形容词寺院中僧尼的生活。句子可前后颠倒过来使用,而晨鼓暮钟则是颠倒了古代报时所使用的工具。晨钟暮鼓句,先出自唐.李咸用《山中》诗句:"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后南宋.陆游诗句:"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亦是指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一景。可见以“暮鼓晨钟"用作报时,已“推而广之"至古时候的城邑。
暮鼓晨钟的成语故事
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出自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举例造句】: 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钟。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成语故事】
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
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详细释义】:亦作“ 暮鼓朝钟 ”。
1.佛寺中晚击鼓、早撞钟,以报时间,并劝人精进修持。
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诗:“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明周履靖《锦笺记·协计》:“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
暮⿎晨钟,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之声。⽐喻令⼈警觉醒悟的学说或⾔论。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活。出⾃:南北朝庚信《陪驾幸终南⼭和宇⽂⽉史》:“戍楼鸣⼣⿎,⼭寺响晨钟。”
暮⿎晨钟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称:暮⿎晨钟(mù gǔ chén zhōng)
成语释义: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之声。⽐喻令⼈警觉醒悟的学说或⾔论。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活。
暮⿎晨钟的典故/故事:
洛阳附近龙门⽯窟始建于北魏孝⽂帝,在长约⼀公⾥⼭崖上,共雕刻佛像近⼗万尊,艺术⽔平最⾼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17⽶。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裳冷。欲觉闻晨钟,令⼈发深省。”。